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避迹的词语解释
避迹的意思
拼音:bì jì    注音:ㄅㄧˋ ㄐㄧˋ
使用场景
避迹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谨慎,不留下任何线索。可以用于描述逃亡、隐藏、躲避追捕等情景。
例句
1. 他在逃亡时避迹藏迹,一直没有被警察找到。2. 这个间谍非常擅长避迹,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很难找到他的踪迹。
基本含义
避免被人察觉或追踪,隐藏行迹。
基本解释

亦作“避蹟”。避藏形迹;隐匿。《再生缘》第三七回:“母亲与郡主两年避跡在于 万缘尼菴 内。”《玉娇梨》第八回:“晚生寒舍虽在郡中,却有一个小园在前面 白石村 中,晚生因在此避迹读书,到了城中住的时少,又癖性不喜妄交朋友,所以贱名不能上达。”
见“ 避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隐藏、逃亡相关的成语,例如“匿迹”、“隐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玩捉迷藏的时候,躲在角落里避迹藏迹,没被找到。2. 初中生:他在逃亡时,避迹藏迹,一直躲过了警方的追捕。3. 高中生: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他在网络上避迹藏迹,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故事起源
关于避迹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它的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战争中,有时候士兵需要隐藏自己的行踪,避免被敌人发现。因此,避迹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避迹”这个成语与逃亡、隐藏行踪等情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为了躲避追捕者,必须避迹藏迹。
词语结构
避迹是一个动词短语,由“避”和“迹”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避迹是指为了避免被人发现或追踪而隐藏行踪,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这个成语比喻人的行动谨慎小心,不暴露自己的行踪。
(0)
诗文中出现“避迹”的诗词

秋日同公瑕鲁望及舍弟游支硎山得林字

秋色翛然祗树林,人言避迹此山岑。

中峰院废空吴晋,石室泉流重古今。

路尽丹枫时自引,壁危苍藓渐成侵。

兴来休问支公马,万壑寒云一杖寻。

(0)

蓬心太守乞休构心太平庵于鄂渚贻以洗桐之资兼诗为谢依韵奉酬蓬心为麓台先生侄孙太常烟客之后也能诗画善饮年七十余强健如少年

知君避迹在墙东,自缚茅斋自洗桐。

老兴尚能浮大白,新诗未许号三红。

纵饶杞菊无余俸,赖有烟云养此翁。

惆怅松陵乡路近,乐郊门地晚增荣。

(0)

梅花·其一

陇首缄书远,江干踏雪匀。

师雄劳别梦,姑射是前身。

皎洁偏宜月,横斜最可人。

翠翘深避迹,挥断五香尘。

(0)

钟山应制

苍翠巍峨插昊穹,紫金突起大江东。

三山避迹投鲸海,五岳齐肩拥帝宫。

珠树凤鸾鸣瑞日,宝圻龙虎壮威风。

万年圣寿高堪并,常有神人祝华嵩。

(0)

三子诗·其三戴王言公纶

青青泽中兰,惠风扬其芬。

采之欲遗谁,赠此平生亲。

彼羡清扬子,苦心良独存。

避迹离城市,江湖修且深。

一朝相倾盖,高谊何崚嶒。

古道以相勖,会心听其真。

令德式金玉,高辞淩青云。

孤标挺群英,绝代披荆榛。

文绣岂不贵,而乃非所任。

洋洋大国风,千秋有遗音。

(0)

沁园春.池上钓鱼同人分作

不著烟蓑,小坐溪边,持竿自由。

破青萍万点,锦鳞作对,翠蘅几片,银沫喷沤。

立上蜻蜓,掠过燕子,镜面波平漾直钩。

须相待、翣时连贯,绕涧深游。濠梁乐意成愁。

听唼唼、无声动碧流。

笑富贵鸂畔,千秋避迹,淮阴台下,一旦封侯。

香饵频添,垂丝稳宕,浪影圆时双尾投。

居然得、胜临渊暗羡,缘木长求。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