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充耳不闻的词语解释
充耳不闻的意思
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chōng ěr bù wén ㄔㄨㄙ ㄦˇ ㄅㄨˋ ㄨㄣˊ

充耳不闻(充耳不聞) 

◎ 充耳不闻 chōng’ěr-bùwén

[turn a deaf ear to]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不听取别人意见

基本含义
形容对外界的声音、事物等不予理睬或不加注意。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对他人的意见、批评、警告等置之不理,不予理睬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不加注意。
故事起源
充耳不闻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韩非子列传》。故事中,韩非子和赵王进行了一次辩论,赵王听到韩非子的观点后,认为他的观点与自己不符,于是对韩非子的话充耳不闻,不予理睬。
词语结构
充耳不闻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形容词“充耳不闻”构成。
例句
1. 他对别人的忠告充耳不闻,最后吃了大亏。2. 老师的教导他都充耳不闻,成绩一直不见好转。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充耳不闻”与一个形象进行联系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耳朵被充满了,但却听不到任何声音,表示他对外界的声音不予理睬。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充耳不闻相关的成语,如“置若罔闻”、“充耳不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告诉他不要做这个坏事,但他充耳不闻。2. 初中生:老师反复强调的事情,他都充耳不闻,不予理睬。3. 高中生:父母的劝告他都充耳不闻,自己做事不理智。4. 大学生:虽然朋友提醒了他很多次,但他对自己的学业充耳不闻,导致最后挂科了。
(0)
诗文中出现“充耳不闻”的诗词

泣怀四言诗

魏里我朱,世称名德。父举孝廉,仪型南国。

先慈割股,善为内则。八兄二弟,甲科连捷。

犹子繁衍,勤书晨夕。父半百年,始生又贞。

弱女非男,训护慰情。稍读经史,志古闺英。

十五而笄,清河于归。十五遵教,姑嫜是随。

操持佐馈,夙夜无违。熊罴三梦,今始一垂。

绿林不靖,湖渚锋镝。囊为盗赍,牛衣相泣。

良人砥志,下帷屏迹。瑶章珠赋,声动都邑。

戊子之秋,幸宴《鹿鸣》。长歌远寄,郑重前盟。

壬辰登第,筮仕廷评。继美释之,张先后称。

丁酉维夏,泛舟来都。相敬未暖,旅魂乍苏。

忽令分闱,校检群儒。维我夫子,能文有耻。

秉矢公明,冰寒立志。上严功令,下畏多士。

勤慎勿懈,月馀竣事。岂知同寀,贪心败类。

庸违象恭,实怀狂悖。群凶飞语,如霾如彗。

缇骑在门,去不及诀。五毒倍至,百喙莫雪。

事若风影,罪不例律。严行示惩,西市引决。

祸起党同,古今一辙。余念致命,割血流裾。

九阍间隔,囚安上书。七人同尽,遑辩真虚。

家产寥寥,鸡犬尽没。桑榆老亲,亦旦暮活。

相逐边塞,念此神夺。求荣反辱,遂付剃发。

绣衣永诀,袈裟相接。拔幽报存,叩金经力。

嗟乎薄命,家乡万里。身独羁囚,饥寒泣涕。

南望白云,泪零待徙。不如鸟雀,去来迤逦。

我思刑书,国之钺斧。虚实按情,轻重有故。

雷霆振声,顷刻雨露。同罪诸臣,悉蒙恩宥。

嗟我所天,先受刑苦。圣人刑法,万世则祖。

雷不崇朝,岂忍终怒。用法有律,手足仍措。

皇皇百执,矫矫直臣。一夫不获,亦疾于心。

有此沈冤,充耳不闻。折槛回天,祐我后昆。

夫纵有罪,死即平允。老亲梵独,周文所悯。

茫茫寒北,坎坎艰屯。行同飘蓬,到亦颠殒。

枯穷至此,死之安忍。

(0)

卜算子.观大涤子对牛弹琴图,用稼轩韵戏题

顾影叹嵇康,涤器从司马。

牛若无知若有知,正是知音者。

充耳不闻钟,雷响惊鸣瓦。

一任呼牛便应牛,吾与蒙庄也。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