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焚榇的词语解释
焚榇的意思
拼音:fén chèn    注音:ㄈㄣˊ ㄔㄣˋ
基本解释

烧掉棺木。古代受降仪式。交战两国君之战败者舆榇乞降,表示接受诛杀;战胜者焚榇,表示宽大而赦免其死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至 成都 , 禪 率太子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缚舆櫬诣军门, 艾 执节解缚焚櫬,受而宥之。”《晋书·王濬传》:“ 濬 躬解其缚,受璧焚櫬,送于京师。”《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北齐 魏收 《檄梁文》:“当使焚櫬而出,拂席相待。”

基本含义
焚烧棺木,比喻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报仇雪恨。
详细解释
焚榇的“榇”指棺材。榇是一种用来装载死者遗体的容器,而焚烧榇则意味着将死者的遗体彻底毁灭。这个成语比喻为了报仇雪恨,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顾自身安危。
使用场景
焚榇常用于描述对仇敌的强烈愤恨和决心报复的情况。可以用于叙述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目的而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
故事起源
相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位名叫曹娥的女子,她的丈夫被仇敌杀害后,她决心要为丈夫报仇。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焚烧丈夫的棺材,来表达她对仇敌的愤恨和决心。后来,人们就用“焚榇”来形容为了报仇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行为。
词语结构
Subject+ Verb+ Object
例句
1. 他为了雪恨,不惜焚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报仇雪恨并不一定要采取焚榇的极端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焚榇”与“报仇雪恨”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一个人为了报仇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焚烧棺材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报仇雪恨的故事和相关的成语,如“血海深仇”、“血债血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为了雪恨,像焚榇一样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2. 初中生: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人为了雪恨,不惜焚榇的故事,让我很感动。3. 高中生:面对仇敌,他选择了焚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恨和决心。4. 大学生:有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像焚榇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焚榇”的诗词

宿开先

建业未焚榇,荪山实灵囿。

推轮碧眼胡,笃老勤井臼。

草树百经霜,往事如运帚。

远怀一味禅,徒酌三昧酒。

寻源彻河汉,窈窕出幽窦。

卧看落山腰,双鸟起惊救。

稍深藤萝昏,扶蓼入径取。

伽陀古录钩,殷勤牧羊叟。

砺角烦羸牛,外苞藓纹皱。

往者不可作,念切病躯瘦。

眼明逢岛可,秦度复畏友。

俯手携阿连,冥搜逃折柳。

竟亦不能奇,荒芜但如旧。

更须寻紫霄,寒厅视牛斗。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