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民籍的词语解释
民籍的意思
拼音:mín jí    注音:ㄇㄧㄣˊ ㄐㄧˊ
基本解释

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南齐书·郁林王纪》:“宜从荡宥,许以自新,可一同放遣,还復民籍。”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二:“ 东汉 之定民籍,颇若劳扰,今之造户口簿,却不如此也。”《宋史·尹洙传》:“今边鄙虽有乡兵之制,然止极塞数郡,民籍寡少,不足备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所至视民籍差等,有不如式者,惩革之。” 清 代将不属军、商、灶籍的各色人编入民籍。《清史稿·食货志一》:“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国籍、身份属于民众,与官员、贵族等有所区别。
详细解释
成语“民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民”和“籍”。其中,“民”指的是普通人民,即平民;“籍”则指的是户籍,即人的身份和归属。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国籍、身份属于民众,与官员、贵族等有所区别。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出身不高贵,属于普通人,没有特殊身份或权力。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有其表、傲慢自大的人。
故事起源
成语“民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是有严格等级划分的,官员和贵族享有特殊的身份和待遇,而普通人则属于民众。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身份和地位的重视。
词语结构
Subject + 民籍
例句
1. 他虽然出身卑微,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民籍”。2. 这位名人一直保持着“民籍”的思维,与普通人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身份高贵的官员和贵族之间,而自己则属于普通民众,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了解官员、贵族以及普通民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身份和地位相关的成语,如“贵族”、“平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其他人,不论他们的民籍如何。2. 初中生:在古代,只有官员和贵族才能够享受特权,普通人只能够属于民籍。3. 高中生:这个社会应该打破身份的壁垒,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平等的民籍待遇。
(0)
诗文中出现“民籍”的诗词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一

汀树犹青未著霜,垄间稗穗已先黄。

放翁皓首归民籍,烂醉狂歌坐箦床。

(0)

寄晁同年

昔同白日升穹碧,还同水国司民籍

三年不见频寄书,两月相过忘行役。

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

幽胜逼人魂欲飞,此时不醉无与归。

人间美事应有主,别马蹄沾边塞土。

南楼一望心凄迷,昨夜疏檐滴寒雨。

休誇笔力驱真风,勿忆云山千万重。

但遇西风一行雁,杀青相问莫辞慵。

(0)

五歌·其三刈穫

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亩。

芒粒稀疏熟更轻,地与禾头不相拄。

我来愁筑心如堵,更听农夫夜深语。

凶年是物即为灾,百阵野凫千穴鼠。

平明抱杖入田中,十穗萧条九穗空。

敢言一岁囷仓实,不了如今朝暮舂。

天职谁司下民籍,苟有区区宜㭊㭊。

本作耕耘意若何,虫豸兼教食人食。

古者为邦须蓄积,鲁饥尚责如齐籴。

今之为政异当时,一任流离恣徵索。

平生幸遇华阳客,向日餐霞转肥白。

欲卖耕牛弃水田,移家且傍三茅宅。

(0)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鹡鸰。

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家童谙禁掖,厩马识金铃。

性与奸邪背,心因启沃冥。

进贤光日月,诛恶助雷霆。

阊阖开时召,箫韶奏处听。

水精悬御幄,云母展宫屏。

捧诏巡汧陇,飞书护井陉。

先声威虎兕,馀力活蟭螟。

荣重秦军箭,功高汉将铭。

戈鋋回紫塞,干戚散彤庭。

顺美皇恩洽,扶颠国步宁。

禹谟推掌诰,汤网属司刑。

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马群先去害,民籍更添丁。

猾吏门长塞,豪家户不扃。

四知台上镜,三惑井中瓶。

雅韵凭开匣,雄铓待发硎。

火中胶绿树,泉下斸青萍。

五岳期双节,三台空一星。

凤池方注意,麟阁会图行。

寒暑逾流电,光阴甚建瓴。

散曹分已白,崇直眼由青。

赐第成官舍,佣居起客亭。

松筠侵巷陌,禾黍接郊坰。

宿雨回为沼,春沙淀作汀。

鱼罾栖翡翠,蛛网挂蜻蜓。

迟晓河初转,伤秋露已零。

梦馀钟杳杳,吟罢烛荧荧。

字小书难写,杯迟酒易醒。

久贫惊早雁,多病放残萤。

雪劲孤根竹,风彫数荚蓂。

转喉空婀娜,垂手自娉婷。

胫细摧新履,腰羸减旧鞓。

海边慵逐臭,尘外怯吞腥。

隐豹窥重巘,潜虬避浊泾。商歌如不顾,归棹越南?。

(0)

梅林八景总咏

黄墩巨海通昌国,花园大路连西域。

九顷农歌乐丰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罗溪流水出通潮,仕岆高山古贤迹。

方寺钟声诵善音,桃源击鼓评民籍

(0)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

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

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

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

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

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