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正寝的词语解释
正寝的意思
拼音:zhèng qǐn    注音:ㄓㄥˋ ㄑㄧㄣˇ
使用场景
正寝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夜晚或休息时的安详睡眠状态。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在生活中平静、宁静的状态。
例句
1. 他睡觉时总是一副正寝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安详。2. 外面的喧嚣无法打扰到他的正寝,他的心境非常平静。
基本含义
指人安详地安睡的样子。
基本解释

(1).即路寝。古代帝王诸侯治事的宫室。《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公薨于路寝。路寝者何?正寝也。”参见“ 路寝 ”。
(2).泛指房屋的正厅或正屋。 唐 水神 《霅溪夜宴诗·屈大夫歌》:“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之死乎无得与吾儔。”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鲁直 亦习於近世,谓堂为正寝。”《红楼梦》第一一○回:“择了吉时成殮,停灵正寝。”参见“ 寿终正寝 ”。
(3).谓摆正身体卧下。《后汉书·方术传下·计子勋》:“一旦忽言日中当死,主人与之葛衣, 子勋 服而正寝,至日中果死。”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睡眠和休息相关的成语,如“安寝”、“安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能享受到正寝的美梦。2. 初中生:考试前夜,我努力复习,希望能有一个安详的正寝。3. 高中生:在繁忙的学业压力下,我渴望能够拥有一段宁静的正寝时间。4. 大学生:在宿舍里,寝室的同学们都在为了追赶作业而熬夜,我却选择早早进入正寝状态,以保持精力充沛。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总是期待能有一个宁静的正寝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故事起源
正寝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孔子的伟大思想家,他的学生们非常尊敬他,晚上都会在他的寝室门前守夜。有一天晚上,孔子睡得很香,他的学生们看到他的样子非常安详,就用“正寝”来形容他安详的睡眠状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正寝”与安详的睡眠状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夜晚安详地入睡的样子,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正寝”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正寝是由“正”和“寝”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人安详地安睡的样子。它形容人在睡眠时的姿态端庄,神态安详,没有烦恼和困扰。
(0)
诗文中出现“正寝”的诗词

江边四十韵

官借江边宅,天生地势坳。

敧危饶坏构,迢递接长郊。

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混殽。

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

土虚烦穴蚁,柱朽畏藏蛟。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犬惊狂浩浩,鸡乱响嘐嘐。

濩落贫甘守,荒凉秽尽包。

断帘飞熠耀,当户网蟏蛸。

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

桥横老颠蘖,马病裛刍茭。

一一床头点,连连砌下泡。

辱泥疑在绛,避雨想经崤。

相顾忧为鳖,谁能复系匏。

誓心来利往,卜食过安爻。

何计逃昏垫,移文报旧交。

栋梁存伐木,苫盖愧分茅。

金琯排黄荻,琅玕袅翠梢。

花塼水面斗,鸳瓦玉声敲。

方础荆山采,修掾郢匠刨。

隐锥雷震蛰,破竹箭鸣骹。

正寝初停午,频眠欲转胞。

囷圆收薄禄,厨敝备嘉肴。

各各人宁宇,双双燕贺巢。

高门受车辙,华厩称蒲捎。

尺寸皆随用,毫釐敢浪抛。

篾馀笼白鹤,枝剩架青鵁。

制榻容筐篚,施关拒斗筲。

栏干防汲井,密室待持胶。

庭草佣工薙,园蔬稚子掊。

本图闲种植,那要择肥硗。

绿柚勤勤数,红榴个个抄。池清漉螃蟹,瓜蠹拾?蟊。

晒篆看沙鸟,磨刀绽海鲛。

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弰。

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教。

最便陶静饮,还作解愁嘲。

近浦闻归楫,遥城罢晓铙。

王孙如有问,须为并挥鞘。

(0)

霅溪夜宴诗·其八

凤鶱鶱以降瑞兮,患山鸡之杂飞。

玉温温以呈器兮,因珷玞之争辉。

当侯门之四辟兮,墐嘉谟之重扉。

既瑞器而无庸兮,宜昏暗之相微。

徒刳石以为舟兮,顾沿流而志违。

将刻木而作羽兮,与超腾之理非。

矜孑孑于空江兮,靡群援之可依。

血淋淋而滂流兮,顾江鱼之腹而将归。

西风萧萧兮湘水悠悠,白芷芳歇兮江蓠秋。

日晼晼兮川云收,棹四起兮悲风幽。

羁魂汨没兮我名永浮,碧波虽涸兮厥誉长流。

向使甘言盛行于曩昔,岂今日居君王之座头。

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之死乎无得与吾俦。

当鼎足之嘉会兮,获周旋于君侯。

雕盘玉豆兮罗珍羞,金卮琼斝兮方献酬。

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诮余持杯以淹留。

(0)

庐州诗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绍兴丁巳岁,书生绾戎机。

郦琼劫众叛,度河从伪齐。

苍黄驱迫际,白刃加扶持。

在职诸君子,临难节不亏。

尚书徇国事,既以身死之。

骂贼语悲壮,摏喉声喔咿。

呜呼赵使君,忠血溅路歧。

在职乔张实大将,横尸枕阶基。

至今遗部曲,言之皆涕洟。

法当为请谥,史策垂清规。

法当为立庙,血食安淮圻。

奈何后之人,邈然弗吾思。

居官潭潭府,神不芘茅茨。

冤气与精魄,皇皇何所依。

所以州州内,鬼物多怪奇。

月明廷庑下,彷佛若有窥。

謦欬闻动息,衣冠俪容仪。

士民日凋瘵,岳牧婴祸罹。

一纪八除帅,五丧三哭妻。

张侯及内子,遍体生疮痍。

爬搔疼彻骨,脱衣痛粘皮。

狂氓据听事,夫人凭指挥。

玉勒要乌马,云鬟追小姬。

同殂顷刻许,异事今古稀。

磊落陈阁学,文章李紫微。

筑城志不遂,起废止于斯。

杜侯在官日,夜寝鬼来笞拔剑起驱逐,反顾出户帏。

曰杜二汝福,即有鼓盆悲。

德章罢郡去,厌厌若行尸。

还家席未暖,凶问忽四驰。

安道移嘉禾,病骨何尪羸。

于时秋暑炽,絮帽裹颔颐。

馀龄亦何有,干在神已睽。

师说达吏治,通材长拊绥。

东来期月政,简静民甚宜。

传闻盖棺日,邑里皆号啼。

近者吴徽阁,鱼轩发灵輀。

营卒仆公宇,厩驷裹敝帷。

行路闻若骇,举家惊欲痴。

昔有邺中守,迥讳姓尉迟。

后周死国难,英忠未立祠。

及唐开元日,刺史多艰危。

居官屡谪死,未至先歔欷。

仁矣张嘉祐,下车知端倪。

庙貌严祀典,满考迁京畿。

兄弟列三戟,金吾有光辉。

吴竞继为政,神则加冕衣。

自此守无患,史书信可推。

伯有执郑政,汰侈荒于嬉。

出奔复为乱,羊肆死猖披。

强魂作淫厉,杀人如取携。

其后立良止,祭祀在宗枝。

罪戮彼自取,祸福尚能移。

族大所冯厚,子产岂吾欺。

寒温五种疟,踸踔一足夔。

或能为病祟,祈祷烹伏雌。

况我义烈士,品秩非贱卑。

凛凛有生气,为神复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壶与蹄。

片瓦不覆顶,敢望题与榱。

邦君寄民社,此责将任谁。

既往不足咎,来者犹可追。

傥依包孝肃,或依皇地祇。

经营数楗屋,丰俭随公私。

丹青罗像设,香火奉岁时。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吕姬徇夫葬,义妇严中闺。

清贤列两庑,后先分等衰。

当时同难士,物色不可遗。

张陈李鲍韩,势必相追随。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临时。

尊罍陈俨雅,剑佩光陆离。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青词奏上帝,册祝告神知。

若曰物异趣,人鬼安同栖。

兹焉卜新宅,再拜迎将归。

悲笳响萧瑟,风驭行差池。

穹旻亦异色,道路皆惨悽。

巍峨文武庙,千载无倾攲。

使君享安稳,高堂乐融怡。

岂弟布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纡紫泥诏,入侍白玉墀。

斯民获后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荐牺。

人神所依赖,时平物不疵。

中兴天子圣,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显,和风被华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臣工靡不报,秩祀当缉熙。

四聪无壅塞,百揆钦畴咨。

咨尔淮西吏,不请奚俟为。

露章画中旨,施行敢稽迟。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特书旌死节,大字刻丰碑。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

(0)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邠土初成邑,虞宾竟让王。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偃息齐三代,优游念四方。

万灵扶正寝,千嶂抱重冈。

幽石归阶陛,乔柯入栋梁。

火云如沃雪,汤殿似含霜。

涧籁添仙曲,岩花借御香。

野麋陪兽舞,林鸟逐鹓行。

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

问云徵楚女,疑粉试何郎。

兰芷承雕辇,杉萝入画堂。

受朝松露晓,颁朔桂烟凉。

岚湿金铺外,溪鸣锦幄傍。

倚丝忧汉祖,持璧告秦皇。

短景催风驭,长星属羽觞。

储君犹问竖,元老已登床。

鹤盖趋平乐,鸡人下建章。

龙髯悲满眼,螭首泪沾裳。

叠鼓严灵杖,吹笙送夕阳。

断泉辞剑佩,昏日伴旂常。

遗庙青莲在,颓垣碧草芳。

无因奏韶濩,流涕对幽篁。

(0)

恭谒孝陵

闰位穷元季,真符启圣人。

九州殊夏裔,万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邻。

卜年乘王气,定鼎属休辰。

江水萦丹阙,钟山拥紫宸。

衣冠天象远,法驾月游新。

正寝朝群后,空城走百神。

九嵏超嵽嵲,原庙逼嶙峋。

宝祚方中缺,灾精且下沦。

郊坰来猎火,苑籞动车尘。

系马神宫树,樵苏御道薪。

岿然唯殿宇,一望独荆榛。

流落先朝士,间关绝域身。

干戈逾六载,雨露接三春。

患难形容改,艰危胆气真。

天颜杳霭接,地势郁纡亲。

尚想初陵制,仍询徙邑民。

因山皆土石,用器不金银。

紫气浮天宇,苍龙捧日轮。

愿言从邓禹,修谒待西巡。

(0)

哭父·其八

航海当年险海隅,盖棺今尽道真儒。

也知正寝蒙天报,其奈椎心怙已无。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