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轨度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合乎规范,遵循道德准则,不偏离正常的轨道。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纪律性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能保持良好的轨度,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2.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轨度,不偏离目标。
- 基本含义
- 轨度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来行事,不偏离正轨。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法度。
[构成]
偏正式:轨(度
[例句]
做事不能超越轨度。(作宾语)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轨度相关的成语,如“轨迹”、“度德量力”等。通过学习更多的成语,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纪律,保持良好的轨度。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轨度,不偏离正常的道路。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压力时,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轨度,不被困难击垮。4.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我们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轨度,努力学习和成长。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轨度”这个成语。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 故事起源
- 关于轨度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它是从古代的交通工具中引申而来的。古代的车辆行进都依靠轨道,只有按照固定的轨道行驶才能保证安全和顺利到达目的地。因此,轨度也代表了人们行事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不偏离正轨。
- 英文翻译
1.[书] (法度) laws; statutes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轨度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辆火车,必须按照铁轨上的轨道行驶,不能偏离,这样就能保证安全和正常到达目的地。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轨度的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轨度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
- 详细解释
(1).使之合于轨范法度。《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轨度其信,可明徵也。” 杨伯峻 注:“轨度作动词,纳之於轨范也。”
(2).规范法度。《吕氏春秋·古乐》:“不用轨度,天下患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太子既立,则有临蒞之位,有朝会之仪,所以萃人心,昭轨度也。” 章炳麟 《说物》:“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谓有轨度,不可逾也。”
(3).指天体运行的轨道和角度。《史记·太史公自序》:“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星变奇验》:“西人则谓星行有一定之轨度,与人事毫不相涉。以是习西法者,但精测算,而不言占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