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谤国的词语解释
谤国的意思
拼音:bàng guó    注音:ㄅㄤˋ ㄍㄨㄛˊ
使用场景
谤国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某人散布虚假信息或恶意攻击国家形象的行为。比如,当有人散布虚假的国家新闻或恶意攻击国家政策时,可以使用谤国来批评其行为。
例句
1. 这个人经常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国家形象,真是谤国之徒。2.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谤国的行为,应该积极维护国家的形象。
基本含义
指诋毁、中伤国家或国家形象。
基本解释

诽谤国政。《新唐书·李实传》:“优人 成辅端 为俳语讽帝, 实 怒,奏贱工谤国,帝为杀之。”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拓展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一些类似的成语包括谤言、诽谤、中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不应该散布虚假信息,那是谤国的行为。2. 初中生:我们应该爱国,不能做任何谤国的事情。3. 高中生:他的言论严重谤国,损害了国家的形象。4. 大学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国家的利益,而不是谤国。
故事起源
谤国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郑旦的人,他是一个说话毒舌、善于挑拨离间的人。他经常散布虚假的国家新闻,恶意攻击国家的领导人和政策。因此,人们开始用“谤国”来形容他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谤国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手持巨大的喇叭,对着国旗大声诋毁、中伤,这就是谤国的形象。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谤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谤是动词,国是名词。
详细解释
谤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谤意为诋毁、中伤,国指国家。谤国的含义是指诋毁、中伤国家或国家形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国家进行恶意攻击或抹黑。
(0)
诗文中出现“谤国”的诗词

崔仲岳鹤舟

绿髯满颔光且修,紫石双眼寒铓浮。

茫然襟韵自轩豁,见于声貌非懦柔。

昔随群众退礼部,归来便作沧浪游。

笑买渔艇出巧思,饰以丹白名鹤舟。

长须赤脚分相与,鲈鱼美酒他何求。

高吟清风洞庭晚,一笛明月吴江秋。

白云无心伴疏散,丹经有诀穷秘幽。

志非谤国慕处士,性欲避俗追浮丘。

不山不渊隐无迹,时时飞棹来皇州。

保康桥前舣清梦,峨冠烂醉都城楼。

胸中有物齐出处,天下无方随去留。

太平取士有阶陛,几人年少能公侯。

公侯未有君所乐,一时外物为赘疣。

束之簪绅岂其性,轧以利害仍相矛。

媕婀稻粱效鸡骛,驰逐膻秽争蚍蜉。

相逢感慨慕黄鹄,嗟我方以斗禄囚。

贱官绶蓝谁不尔,应书随俗卑可羞。

鹤舟之乐慎勿弃,劝君起者非良谋。

(0)

寄上范蜀公二首·其一

去就人兼众美难,侍郎高望肃衣冠。

每寻当世群公议,更在清流绝等看。

楚屈辞多谁谤国,汉疏名重只休官。

求仁已得无馀憾,自向冥冥著羽翰。

(0)

题陈遂卿隐居

蚤日称雄翰墨林,暮年里巷且浮沉。

诸公自负遗贤愧,此士元无谤国心。

子佩子衿输少俊,某丘某水拣幽深。

明时莫作逃尧计,忽有弓旌底处寻。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