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 汉 王尊 、 王骏 。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汉书·叙传下》:“民具尔瞻,困于二司。” 颜师古 注:“二司者,司隶校尉 王尊 劾奏 衡 追奏 石显 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臣,司隶校尉 王骏 劾奏 衡 专地盗土也。”
(2).指司徒、司空。《后汉书·刘恺传》:“频歷二司,举动得体。” 李贤 注:“二司为司徒、司空。”《后汉书·袁绍传》:“太尉 杨彪 ,歷典二司,元纲极位。” 李贤 注:“ 彪 代 董卓 为司空,又代 黄琬 为司徒。”
- 基本含义
- 二司指的是二品官员,泛指官员。
- 详细解释
- 二司是明代的官职等级,是指二品官员。官员按照品级分为九品,二品是最高的品级之一,代表着极高的地位和权力。因此,二司成为了泛指官员的代称。
- 使用场景
- 二司可以用来形容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二司来指代官员,以表达对官员的尊重或嘲讽。
- 故事起源
- 二司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二品是最高的品级之一。由于二品官员地位崇高,所以人们开始用二司来泛指官员。
- 词语结构
- 二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位二司在政府中有很高的地位。2. 不要小看这个二司,他的能力非常出色。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二司这个成语,可以将“二”字与“品级”联系起来,表示高级官员的地位。而“司”字可以与“官员”联系起来,表示官员的身份。通过联系二品官员的地位和官员的身份,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官职等级和官制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二司这个成语的意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员相关的成语,如“官逼民反”、“官官相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当一个二司,为国家做贡献。2. 初中生:他的爸爸是个二司,每天都很忙碌。3. 高中生:这个二司在政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4. 大学生:他通过努力考上了二司,实现了自己的梦想。5. 成年人:政府中的二司们应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谋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