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鹤和的词语解释
鹤和的意思
拼音:hè hé    注音:ㄏㄜˋ ㄏㄜˊ
基本解释

《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后以“鹤和”谓唱和,应答。 宋 程垓 《蓦山溪》词:“醉后百篇诗,儘从他龙吟鹤和。”

基本含义
形容人和睦相处,和谐相处。
详细解释
鹤,指白鹤,象征吉祥;和,指和谐。鹤和比喻人们和睦相处,和谐相处。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人际关系融洽、和睦相处的场景。也可以用于形容国家、团体、家庭等各种集体关系和谐。
故事起源
据传,鹤是祥瑞之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而鹤和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一个叫做曹操的历史人物有关。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非常喜欢鹤,并且对鹤的形象非常推崇。曹操认为鹤是一种和平、和谐的象征,因此,他常常用“鹤和”来形容人们和睦相处、和谐共处。
词语结构
鹤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他们一家人鹤和地生活在一起。2. 公司的员工之间鹤和相处,工作氛围非常融洽。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白鹤和一只白鹤和谐地一起飞翔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气生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们鹤和地一起玩耍。2. 初中生:家庭成员之间要鹤和相处,不要吵架。3. 高中生:同学们鹤和地协作完成了这个项目。4. 大学生:社团成员之间鹤和地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
(0)
诗文中出现“鹤和”的诗词

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其二

雀鷇含淳音,竹萌抱静节。

诵我先君诗,肝肺为澄澈。

犹如鸣鹤和,未作获麟绝。

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家书三万卷,独取《服食诀》。

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

(0)

宿灊山

一入仙山万虑宽,夜深宁厌倚虚栏。

鹤和云影宿高木,人带月光登古坛。

芝朮露浓溪坞白,薜萝风起殿廊寒。

更陪羽客论真理,不觉初钟叩晓残。

(0)

帝京篇

王气开洪武,山河拱大明。

德过瀍水卜,运属阪泉征。

赤县名三亳,黄图号二京。

秩犹分汉尹,烝尚荐周牲。

阙道纡金辂,郊宫伫翠旌。

山陵东掖近,府寺后湖清。

国运方多难,天心会一更。

神州疑逐鹿,率土骇奔鲸。

虢略旗初仆,函关鼓不鸣。

遂令缠大角,无复埽欃枪。

合殿焚丹户,金城落画甍。

衔哀遗梓椑,泣血贯宗祊。

倾否时须圣,扶屯理必亨。

望云看五采,候纬得先赢。

渡水收萍实,占龟兆大横。

旧邦回帝省,耆俊式王桢。

历是周正月,田踰夏一成。

雅应歌吉日,民喜复盘庚。

毓德生维岳,分猷降昴精。

朝称元老壮,国有丈人贞。

密切营三辅,恢张顿八纮。

塘周淮口栅,山绕石头城。

未荡封豨梗,仍遗穴鼠争。

师从甘野誓,人杂渭滨耕。

四冢悬蚩戮,千刀待莽烹。

柳青依玉勒,花发韵金钲。

黄石传三略,条侯总七营。

虎头双剑白,猿臂一弓骍。

会见妖氛净,旋闻阸塞平。

载櫜归武烈,伊淢筑文声。

礼洽封山玉,音谐降凤笙。

配天归旧物,复国纪鸿名。

晓集仙庭鹭,春迁大谷莺。

尊师先太学,纳诲必延英。

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在阴来鹤和,刻石起鱼铿。

念昔抡科日,三陪荐士行。

帝乡秋惝恍,天阙岁峥嵘。

赋客馀枚叟,文才后贾生。

饮泉随渴鹿,攀径落危鼪。

再见东都礼,尤深上国情。

百僚方劝进,父老尽来迎。

宿卫皆勋旧,干掫并禁兵。

乾坤恩泽大,雷雨气机盈。

草绿西州晚,云彤北阙晴。

法宫瞻斗柄,别馆望金茎。

玉帛涂山会,车书雒邑程。

海槎天上隔,阳卉日边荣。

对策年犹少,尊王志独诚。

小臣摇彩笔,几欲拟张衡。

(0)

蓦山溪

老来风味,是事都无可。

只爱小书舟,剩围着、琅玕几个。

呼风约月,随分乐生涯,不羡富,不忧贫,不怕乌蟾堕。

三杯径醉,转觉乾坤大。

醉后百篇诗,尽从他、龙吟鹤和

升沈万事,还与本来天,青云上,白云间,一任安排我。

(0)

秋怀·其四

日下繁香不自持,红泉翠壁薜萝垂。

鹤和云影巢高树,蝉曳残声过别枝。

万古风尘供醉咏,一轩秋雨对僧棋。

分明更想残宵梦,暗指遥山学画眉。

(0)

游龙虎山赠天师·其一

远挹高风自汉迁,老松犹带昔年青。

留侯高卧衣冠冷,鼻祖重来印剑灵。

鹤和猿吟清彻底,龙蟠虎踞翠为屏。

真人一笑梅花发,三十六天春不扃。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