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散民的词语解释
散民的意思
拼音:sàn mín    注音:ㄙㄢˋ ㄇㄧㄣˊ
使用场景
散民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战乱、灾害等情况下人们的困境和流离失所的境况。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例句
1. 在战乱期间,许多人成为散民,无家可归。2. 那个被洪水冲走的村庄的居民都成了散民,无处可去。
基本含义
指失去家园、四散流离的平民百姓。
基本解释

(1).普通老百姓。《管子·立政》:“散民不敢服杂采,百工商贾不得服长鬈貂。”
(2).离散之民。《韩非子·初见秦》:“令 魏氏 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
(3).闲散无事之民。 宋 岳飞 《乞解军务札子》:“伏望陛下俯昭诚悃,曲赐矜从,令臣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歌咏陛下圣德,为太平之散民。”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战乱和灾害,以及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社会动荡相关的成语,如“乱世佳人”、“流离失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地震后,许多人变成了散民,没有家可以回去了。2. 初中生:战争导致很多人成为散民,他们失去了家园和亲人。3. 高中生:社会动荡时期,许多人成为散民,他们四处流离失所,生活十分艰难。4. 大学生:了解历史上的散民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上的难民问题。
故事起源
散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乱年代,当时民众因为战争、灾难等原因而流离失所,失去了家园和生计。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个时期人们的苦难境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散民”与“失去家园、四散流离”的含义进行关联来记忆。可以想象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四散奔波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散民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散”指四散、分散,“民”指平民百姓。
详细解释
散民是指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四散流离的平民百姓。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痛苦和无助。
(0)
诗文中出现“散民”的诗词

閒中

敢咎章缝解误人,甘于閒处著閒身。

腹中书在温仍熟,梦里诗成记不真。

引鹤徐行三径晓,约梅同醉一壶春。

今朝有喜谁知得,新换衔头号散民

(0)

重九登滁城楼忆前岁九日归沣上赴崔都水及诸弟宴集悽然怀旧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0)

次林庭植喜雨韵

一瓣黎沈彻九幽,随车甘雨散民忧。

风声震海驱云出,雨点翻空捲地流。

午夜村墟无吠犬,夕阳坡陇有耕牛。

欢谣不独闻田父,更向东陵觅故侯。

(0)

寿徐仓使

四明山水远且清,秀气钟作千人英。

南州高士真济美,天地正粹涵中襟。

学问渊源派伊洛,文章典丽铿䪫韺。

射策丹墀压群彦,声名一日蜚玉京。

粤从膴仕久扬历,政事所至皆有称。

雠较芸编上群玉,蕃宣苕水腾颂声。

凝旒简眷异俦正,追班文石焕郎星。

清规屹立朝誉振,儒术既行邦计赢。

论思献纳众所瞩,其奈宵旰怀远氓。

咨诹出揽澄清辔,肃持庾节赒列城。

视时敛散民食足,观风按察吏胆惊。

侧听赐环驲骑速,行看荷橐天衢亨。

节过清明才六日,欣逢吉梦叶长庚。

和气却随春气足,福星还并寿星明。

己闻好语日边至,莫辞烂熳倾罍觥。

自惭小草依松柏,臭味相投意甚真。

矢诗不但为公寿,八荒寿域更跻民。

(0)

六十自遣六首·其一

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

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

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0)

独游

马后独携一壶酒,林间更解紫纶巾。

飞来白鹭即佳客,相对好花为美人。

万事易忘唯剧醉,四时难判是残春。

吴儿曾识陶彭泽,又见羲皇一散民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