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地位崇高、权力巨大,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组织的尊贵地位。
- 例句
- 1. 他在公司的地位可谓圜丘之尊。2. 这个组织在行业内享有圜丘般的地位。
- 基本含义
- 圆形的祭坛,比喻尊贵的地位或权力。
- 基本解释
◎ 圜丘 yuánqiū
[round mound] 中国明、清两代帝王每年冬至祭天的祭台,在北京天坛内。为汉白玉石砌成的三层圆台。四面有栏杆、台阶;外围有两道围墙。其北有一座圆殿皇穹宇,是存放祭天用天神牌位的专用建筑。皇穹宇外有圆形围墙,南面有三座砖拱门,俗称“回音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文化,以及与权力、地位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学校里的地位就像圜丘一样高。2. 初中生:这位校长在教育界的地位可谓圜丘之尊。3. 高中生:在这个国家,总统的权力堪比圜丘。4. 大学生:这个科学家在学术界享有圜丘般的地位。
- 故事起源
- 圜丘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祭祀仪式,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武成》一书中。这个仪式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后来,人们将圜丘比喻为尊贵的地位或权力,形成了这个成语的引申含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圜丘”联想为一个圆形的祭坛,代表着高贵的地位或权力。通过想象一个圆形的祭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后亦用以祭天地。《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 贾公彦 疏:“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辛巳,日南至,祀天地于圜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