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 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蒞万方,化功侔於天地。” 郭沫若 《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极居中,而‘五’之本身复具有中数。”
(2).指皇位。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於 世祖 ,遂享皇极。”《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废帝为 东海王 ,以丞相録尚书事 会稽王 昱 统承皇极。”《旧唐书·外戚传·武承嗣》:“皇极者,域中之大寳,必顺乎天命。”
(3).指皇帝。《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司马贞 述赞:“姊配皇极,身尚 平阳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向若 林父 诛, 陈平 死, 百里 不用, 晏婴 见逐,是 晋 无 赤狄 之土, 汉 无皇极之尊, 秦 不併 西戎 , 齐 不霸 东海 矣。” 清 屈大均 《洗象行》:“晓披瓔珞朝皇极,秋驾鑾舆出喜峰。”
(4).指皇室。《晋书·桓玄传》:“先臣蒙国家殊遇,姻婭皇极。”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庐陵王诔》:“託体皇极,衔怨至尽。”《宋书·谢晦传》:“ 羡之 及 亮 或宿德元臣,姻婭皇极。”
(5).指古代有关天文、历算、五行等方面的专门方术。《新唐书·五行志一》:“ 向 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证附於五行以为八事。”《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而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莫不各有成书。”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二○五:“自言 郭璞 终皇极,讲见天心待杀身。”
(6).宫殿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职掌 皇极 、 建极 、 中极 、 武英 、 文华 殿庭、楼阁、廊廡洒扫之役。”参见“ 皇极殿 ”。
(7).旧时教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严邪教》:“今世之所谓白莲、无为、皇极、大乘、洪阳、螺祖诸教,皆奸人所创之邪教也。”
- 基本含义
- 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 详细解释
- 皇极是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达到了最高点,不可超越的境界。它象征着皇帝的统治力量无可匹敌,极尽威严和权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权力至高、无可亵渎的地位和地位崇高的人物。
- 故事起源
- 皇极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卷六十六·五行志上》中,用来形容汉武帝时期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 词语结构
- 皇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皇”和“极”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权力已经达到了皇极,无人敢挑战他的地位。2. 这部电影中的主角是一个皇极的君王,他统治着整个国家。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皇”字联想为皇帝的权力和地位,而“极”字联想为极限,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历史中的皇帝和皇权制度,来更深入地了解皇极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皇极的皇帝住在宫殿里。2. 初中生:只有在皇极的权力下,才能统一整个国家。3. 高中生:这位政治家的权力已经达到了皇极,无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4. 大学生:在这个公司里,CEO的地位就像是皇极一样,无人能够取代他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