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绝调常用于形容音乐、歌唱、演奏、舞蹈等艺术领域中的卓越表现。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中的出色表现,比如绘画、写作、演讲等。此外,绝调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才华或能力非常出众,超过常人。
- 例句
- 1. 这位小提琴家的演奏技巧真是绝调,每一次表演都让人陶醉其中。2. 这首诗的艺术水平之高,简直可以用绝调来形容。3. 他的演讲太绝调了,全场观众都被他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所折服。
- 基本含义
- 形容音乐或声音非常高妙,超凡脱俗。
- 基本解释
◎ 绝调 juédiào
(1) [unrivalled, machless]∶指举世无双
绝调佳人
(2) [poetic masterpiece]∶绝唱
千古绝调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绝调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音乐、艺术相关的成语,例如“绝技”、“绝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姐姐的舞蹈真是绝调,每次表演都让人惊叹不已。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特效真是绝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3. 高中生:他的作文水平真是绝调,每一篇都让老师和同学们赞不绝口。4. 大学生:这个音乐会的演出实在是绝调,每一首曲目都让人沉浸其中。
- 故事起源
- 关于绝调的具体故事起源较为模糊。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中,原文是“是以绝调之乐,致庙堂之上”。由于当时的乐曲分为“调”和“乐”,其中“调”指的是音乐的调式,而“乐”则指音乐的曲调。在这个故事中,绝调被用来形容音乐的高妙和卓越,表达了对乐曲的极高评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绝调这个成语:1. 关联音乐:将绝调与音乐联系起来,想象一首非常优美的乐曲,用绝调来形容它的高妙和卓越。2. 联想形象:将绝调与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家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他的表演或作品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 词语结构
- 绝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绝妙的曲调。借指绝妙的诗文。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之四:“至乃 郑 卫 繁声,抑扬絶调,足使风云变动,性灵感召。”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流水一弹真絶调,朱弦三嘆有餘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语不必深,而情到至处,亦絶调也。”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它与《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