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形容山势平缓而连绵不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林公 见 东阳 长山 曰:‘何其坦迤。’” 刘孝标 注引《会稽土地志》:“山靡迤而长,县因山得名。”《明史·外国传六·览邦》:“山坦迤无峯峦,水亦浅浊。”
(2).形容文辞平淡无曲折。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其辞坦迤,淡乎若无味,恬然若无事者。”
- 基本含义
- 坦坦荡荡、直直的样子。形容态度坦白、直率。
- 详细解释
- 坦迤是由形容词“坦”和动词“迤”组成。其中,“坦”表示平直、开阔,而“迤”表示直行、直走。合在一起,表示心直口快、坦率直接的样子。
- 使用场景
- 坦迤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直率,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拐弯抹角。也可以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或态度的直接、坦诚。
-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十六年》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齐国的大夫陈厉公在向孔子请教礼仪之事时,孔子对他的提问非常直接,没有回避。陈厉公感叹道:“孔子真是坦迤的人啊!”从此,“坦迤”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直率。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动词
- 例句
- 1. 他一向坦迤,说话从不拐弯抹角。2. 她的性格很坦迤,从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 记忆技巧
- 可以把“坦迤”联想为一个人,他直直地走在一条平直的道路上,不偏不倚,坦荡坦荡的样子。
-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与直率、坦率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等。2. 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如“陈厉公问礼”。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坦迤的人,从不说谎。2. 初中生:她的性格很坦迤,对待问题总是直截了当。3. 高中生:在面试中,坦迤的态度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坦迤的交流能够有效减少误解和摩擦。5. 成年人:与坦迤的人交往,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