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枯槁的老松。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 唐 皇甫曾 《送著公归越》诗:“石牀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宋 黄庭坚 《次韵陈荣绪见寄之作》:“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2).形容遒劲有力如老松。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之二:“交情尺素勤双鲤,笔力枯松挽万牛。”
- 基本含义
- 指树木干枯、没有生机,比喻人缺乏活力和朝气。
- 详细解释
- 枯松是由“枯”和“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枯指树木失去水分而干瘪,没有生机;松指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将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树木干枯、没有生机,比喻人缺乏活力和朝气。
- 使用场景
- 枯松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状态,如指人气衰、精神不振、无精打采等。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工作中没有激情、缺乏创造力,或者生活中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关于枯松的故事并不常见,因此没有特定的故事起源可以介绍。
- 词语结构
- 枯松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的形式,其中形容词是“枯”,名词是“松”。
- 例句
- 1. 他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整个人看起来像个枯松老树。2. 这个团队已经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变得枯松无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枯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干瘪的松树,没有绿叶和活力,形象地表示人缺乏活力和朝气。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枯”和“松”字的成语,如“枯木逢春”、“松柏之志”等,来扩展对这两个字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生病了,整个人看起来像个枯松老树。2. 初中生:他最近一直沉迷于游戏,整个人变得枯松无力。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他心情枯松,没有了之前的兴奋和激情。4. 大学生及以上:工作了几年后,他感到自己变得枯松无力,需要寻找新的动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