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野苋的词语解释
野苋的意思
拼音:yě xiàn    注音:ㄧㄜˇ ㄒㄧㄢ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不守规矩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某人不守规矩、不遵守社会公德、不受道德约束。
例句
1. 他的行为真是野苋,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这个孩子太野苋了,从小就不受拘束。
基本含义
指人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不受规范的状态。
基本解释

即细苋。野生的苋菜,人可食,多作饲料。又名猪苋。 唐 杜甫 《种莴苣》诗:“野莧迷汝来,宗生实於此。” 宋 陆游 《园蔬荐村酒戏作》诗:“菹有秋菰白,羹惟野莧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苋》﹝集解﹞:“ 颂 曰:‘细莧俗谓之野莧,猪好食之,又曰猪莧。’莧竝三月撒种,六月以后不堪食……细莧即野莧也。”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野苋”相关的成语,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鹤闲云”等,进一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课间常常野苋地奔跑着,不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有些学生上课时野苋得不得了,老师都管不住他们。3. 高中生:大学生活自由度很高,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野苋,要有自我约束。
故事起源
成语“野苋”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传》:“闻杨震狱中,贼军入京,震子弟皆以野苋自供。”相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臣,他在狱中被贼军逼供,他的子弟为了保护父亲,不得不自供罪行。这里的“野苋”形象地描述了他们在困境中自由难控制的状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野苋这种生长繁茂且难以控制的野生蔬菜,来形象地记忆成语“野苋”表示人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不守规矩的状态。
词语结构
主谓式,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野苋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蔬菜,生长在田野、路边等野外环境中,生长繁茂且难以控制。成语“野苋”比喻人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不受规范的状态。形容人不受约束,难以管束,不守规矩。
(0)
诗文中出现“野苋”的诗词

种莴苣

阴阳一错乱,骄蹇不复理。

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燬。

植物半蹉跎,嘉生将已矣。

云雷歘奔命,师伯集所使。

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

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

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

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

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

苣兮蔬之常,随事蓺其子。

破块数席间,荷锄功易止。

两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

野苋迷汝来,宗生实于此。

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翻然出地速,滋蔓户庭毁。

因知邪干正,掩抑至没齿。

贤良虽得禄,守道不封己。

拥寒败芝兰,众多盛荆杞。

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登于白玉盘,藉以如霞绮。

苋也无所施,胡颜入筐篚。

(0)

园蔬荐村酒戏作

身入今年老,囊从早岁空。

元无击鲜事,常作啜醨翁。

菹有秋菰白,羹惟野苋红。

何人万钱箸,一笑对西风。

(0)

东郭草堂话别次白岩南坞燕泉惕庵联句韵·其一

文华饮德共依光,野苋山薇自别肠。

击毂大疏劳出祖,爨桐中散望升堂。

例随芰制修初服,春与花枝漏一阳。

皓首薪歌无患福,夜阑清梦屡江乡。

(0)

夏日题署斋壁

垫角乌巾紫葛衫,不妨狂客署头衔。

十年射鸭称中隐,五亩蹲鸱饱老馋。

兴到援琴弹古调,时还拄笏上层岩。

东园种得半畦菊,野苋芜莱手自芟。

(0)

画菜次米仲谊韵

菘韭堪为早晚谋,老夫正欲拔其尤。

园葵自觉能防夏,野苋谁知亦有秋。

偶为画图思鲁直,肯因齑臼说杨修。

少陵莫道贫如庾,露薤盈筐不待求。

(0)

雨后蔬盘可喜偶成

过雨盘蔬日日新,从今休叹庾郎贫。

寒齑安取咄嗟办,火食不忧生苑邻。

野苋何施虽可鄙,美芹欲献去无因。

干戈万里风尘晦,惭愧平生肉食人。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