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分擘的词语解释
分擘的意思
拼音:fēn bò    注音:ㄈㄣ ㄅㄛˋ
使用场景
分擘常用来形容团体、组织、国家等因为内部纷争、分歧或意见不合而导致分裂、破裂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家庭关系、友谊等因为争执、冲突而破裂。
例句
1. 由于内部纷争,这个团队分擘成了两派。2. 这个国家因为种族冲突而分擘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
基本含义
指分割、破裂、分裂。
基本解释

(1).犹分配。 宋 苏轼 《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而州郡大小,户口多寡不同,亦合参酌品配,从逐司公共相度分擘,方得允当。”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竦议五路讲讨》:“ 竦 ( 夏竦 )集幕职兵官,议五路进讨。凡五昼夜,屏人絶吏,所谋祕密,处置军马,分擘粮草,皆有文字。”
(2).分离,分开。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又各自以其师説转相授受,虽支派分擘,莫不绳然,以世迭谱。”
(3).犹言分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近闻贼聚兵一路以敌王师,若两路协力,分擘要害,尚虑诸将晚进,士卒骄怯,未能大挫其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分擘相关的成语,例如“分崩离析”、“分道扬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玩具被我弟弟分擘了。2. 初中生:由于意见不合,我们的小组分擘成了两个小组。3. 高中生:这个国家因为宗教纷争而分擘成了两个国家。4. 大学生:这个公司因为内部权力斗争而分擘成了两个竞争对手。
故事起源
分擘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故事。相传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经分裂了中国。当时,项羽的部下建议他杀死刘邦,但项羽没有采纳,而是选择了分封刘邦为汉王。然而,这个决策导致了刘邦与项羽的分裂,最终刘邦建立了汉朝,项羽失败。因此,分擘这个成语出自项羽的故事,形容团结破裂、分裂的情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物体被分割成几部分的场景,或者想象一个团体因为内部纷争而破裂的情景。
词语结构
分擘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分”和“擘”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分擘是一个形容词,表示被分割或破裂成几部分。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团结破裂、分裂不和。
(0)
诗文中出现“分擘”的诗词

丁酉正月四日自寿·其一

綵笺分擘烛分持,四座交成自寿诗。

元子敢夸庚午顺,郎中多恐甲辰雌。

青苍路迥谁先达,草木年深我自悲。

作客岂逢贤地主,今宵杯至总难辞。

(0)

中秋夜访冷公调不遇

佳节欢友生,良夜念孤客。

叩门适不遇,惆怅缓归屐。

天街月舒波,万户闭一白。

谁家酒兵閧,艳艳烛翻隙。

归来儿女哗,对月学扣额。

祭拜未云已,瓜果竞分擘

此乐谅无与,只可近书策。

夜深奈明何,相对惟脉脉。

(0)

水调歌头.雪夜同祜曾

黄破梅花萼,香透小窗前。

一天如许风雪,迸作此宵寒。

我有袁安高枕,裹著杜陵布被,放胆且酣眠。

不管柴门外,埋却径漫漫。鸟飞绝,人踪灭,万千山。

已知此际归梦,行路也应难。

且把花瓷双盏,趁向砖垆石铫,分擘小龙团。

与子共斟酌,愁绪且从芟。

(0)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其八

丁宽与易俱东去,神秀离禅作北宗。

天恐孤山无种子,一枝分擘付寒翁。

(0)

南乡子·其二咏双荔支

深结花工知。赐与衣裳尽是绯。

曾向玉盘深处见,隈随。两个心肠一片儿。

从小便相依。酒伴歌筵不暂离。

只恐被人分擘破,东西。怎得团圆似旧时。

(0)

吴.黄金车

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

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谶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