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上声的词语解释
上声的意思
拼音:shǎng shēng    注音:ㄕㄤˇ ㄕㄥ
使用场景
上声常用于演讲、辩论、宣讲等正式场合,用以表达自信、庄重的语气。此外,上声也可以用于描述激动、慷慨激昂的情绪。
例句
1. 演讲时要注意掌握好上声,让自己的语言更加有说服力。2. 他的演唱充满了上声,让人倍感激动。
基本含义
指声调上扬的音调。也可用来形容言辞高昂、气势威严。
基本解释

◎ 上声 shǎngshēng
[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 四声之一,上声( shàngshēng)的又音
上声高呼猛烈强。——真空《玉钥匙歌诀》
◎ 上声 shàngshēng
(1) [the second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third tone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
(2) 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
(3) 普通话字调的第三声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关于汉语四声的知识,了解不同声调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变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造句:老师上课时的声音很有上声,让我们都听得很认真。2. 初中生造句:他在辩论赛上使用了很多上声,让观众们都被他的演讲吸引住了。3. 高中生造句:我希望在毕业典礼上能够用上声的语气表达我的感谢和祝福。4. 大学生造句:他在演讲比赛中用上声的语调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5. 成人学习者造句:她的歌声高亢而充满了上声,让人感受到了她的热情和能量。
故事起源
成语“上声”起源于古代的音韵学,用来描述声调的变化。在古代,人们通过声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上声则表示高亢、威严的语气。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上声”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含义,想象一个人在高声发表演讲或者歌唱,给人以庄重、激动的印象,从而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上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上”和名词“声”组成。
详细解释

(1).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 苏东坡 作《渼陂鱼》诗云:‘烹不待熟指先染’,乃在去声韵押。然《左氏传》载‘染指’事,染字音如琰反,作上声押可也。”
(2).普通话声调的第三声。念降升调。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四章三:“若‘岂有此理’一句,四字皆上声,苟一概揭高,殊不入耳。”

(0)
诗文中出现“上声”的诗词

峡山寺竹枝词五首·其二

一水双崖千万萦,有天无地只心惊。

无人打杀杜鹃子,雨外飞来头上声

(0)

雪意

向晚浮云四面平,北风号怒达天明。

寒窗一夜清无睡,拟听杉篁叶上声

(0)

醉春风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

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

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千万。

时节先从暖处开,北枝未发南枝晚。

江城太守须髯苍,忽然置酒开华堂。

歌儿舞女亦随后,暂醉始知天地长。

顷年曾作东周掾,同舍寻春屡开宴。

斗门亭上柳如丝,洛水桥边月如练。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醉赠珊瑚钗。

日往月来何草草,今年又校三年老。

槽中骏马不能骑,惆怅落花开满道。

为报时人知不知,看花对酒定无疑。

君看野外孤坟下,石羊石马是谁家。

(0)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0)

和咏舞诗

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

步转行初进,衫飘曲未成。

鸾回镜欲满,鹤顾市应倾。

已曾天上学,讵是世中生。

(0)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鍊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

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