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笙篁的词语解释
笙篁的意思
拼音:shēng huáng    注音:ㄕㄥ ㄏㄨㄤˊ
使用场景
笙篁常用于形容音乐声音优美动听,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美好的声音,如诗词、歌唱、乐器演奏等。
例句
1. 她的歌声如笙篁般动听。2. 这首乐曲的笙篁之声引人入胜。3. 那个小男孩吹奏笙篁,音色悠扬。
基本含义
笙篁是指古代乐器笙和竹子的声音,比喻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基本解释

即笙。笙由密集而长短不一的竹管制成,故称。 唐 孟郊 《长安道》诗:“高阁何人家,笙篁正喧吸。” 唐 李绅 《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唐 无名氏 《竹枝子曲》:“罗幌尘生,帡幃悄悄,笙篁无绪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音乐和乐器相关的成语,如“琴瑟和鸣”、“钟鸣鼎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笙篁的声音,它很美丽。2. 初中生:这首曲子的笙篁之音让人陶醉。3. 高中生:他吹奏笙篁的技艺非常高超,音色悠扬动听。
故事起源
笙篁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中,描述了笙和竹子的声音,通过对乐器声音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声音的向往和赞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笙和篁的声音,联想到优美动听的音乐声,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详细解释
笙篁成语源于《诗经·秦风·蒹葭》:“蒹葭之茂,於彼石碏。赫赫师尹,民具尔瞽。笙篁之复,言矣哉曰:笙者,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用竹子制成,有悠扬的音色;篁者,指竹子,也有美好的音响。笙篁的声音悠扬美妙,引申为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0)
诗文中出现“笙篁”的诗词

采桑子

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篁

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0)

秋醉歌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

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

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

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

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

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

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

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

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

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

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

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0)

月中仙.对松

落落长松,倚浮云大山、高占幽僻。

亭亭隐士,爱洞天岩穴,深藏虚极。

对门开是景,挂猿狖、离罗峭壁。

尽日无佗事,唯调虎龙,交媾坐磐石。

时时鹤听嘉音,动笙篁转流,空外飘激。

人明至道,恶管弦幽噎,花间沉溺。

出群常羡此,岁寒重、孤凝黛色。

炼性超于彼,身闲永同居寿域。

(0)

还故园诗

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

古今虽不举,兹理亦宜伤。

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

北地三变露,南檐再逢霜。

窃值寰海辟,仄见圭纬昌。

浮云抱山川,游子御故乡。

遽发桃花渚,适宿春风场。

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

高歌傃关国,微叹依笙篁

请学碧灵草,终岁自芬芳。

(0)

八声甘州·其二丙寅中秋对月

扫长空、万里静无云,飞镜上天东。

欲骑鲸与问,一株丹桂,几度秋风。

取水珠宫贝阙,聊为洗尘容。

莫放素娥去,清影方中。

玄魄犹馀半璧,便笙篁万籁,尊俎千峰。

况十分端正,更鼓舞衰翁。

恨人生、时乎不再,未转头、欢事已沈空。

多酌我,风华好处,浩意无穷。

(0)

仙人山

桃源洞里神仙闱,绝峤浮空望欲微。

乐奏笙篁青嶂翠,杯倾琼液紫霞飞。

耸身松杪星河近,控驭山头鹿猱归。

洞口主人烦指点,若为茶灶若为矶。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