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伛伏的词语解释
伛伏的意思
拼音:yǔ fú    注音:ㄧㄩˇ ㄈㄨˊ
使用场景
伛伏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权威、强者或压力时表现出的屈从、卑微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身体某部分弯曲、屈曲的姿势。
例句
1. 他在领导面前伛伏下来,表示自己的谦卑和服从。2. 面对困难,他并没有伛伏,而是坚持了下来。3. 她的腰背伛伏着,显得非常疲倦和无力。
基本含义
弯曲、屈曲
基本解释

曲背俯伏。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鷄卵之未字也,澒溶於鷇中,溃而视之,若水之形,良雌傴伏,体方就成。” 北齐 刘昼 《新论·贪爱》:“ 炎州 有鸟,其名曰梟,傴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 茅盾 《归途拾零·韩江船》:“撑时……渐行身渐伛伏,将近前舱处,亦即撑的一个单位动作完时,那简直是顶住了那篙子用力在爬,其辛苦可想而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伛伏相关的成语,如伏首贴耳、屈膝请罪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老师生气了,连忙伛伏下来,表示自己的歉意。2. 中学生:面对父母的批评,他没有伛伏,而是勇敢地为自己辩护。3. 大学生及以上:在职场中,有时需要适当的伛伏,以便更好地与上级沟通和合作。
故事起源
伛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鹿鸣》一篇。文章中描述了鹿的姿态,其中有一句“伛而不舒”。后来,人们将这种弯曲、屈曲的姿态用来比喻人的心理或身体状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伛伏。例如,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强者时,弯下了腰身,形成了伛伏的姿势。
词语结构
伛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伛伏是指身体弯曲、屈曲的样子。形容人在恐惧、屈服、谦卑等情况下,弯下腰身或屈曲身体。
(0)
诗文中出现“伛伏”的诗词

次韵蒋颖叔同游南屏见惠长篇

青山横莽苍,万石出南麓。

古刹表耆阇,高声耸群玉。

居惟择冈峦,近靡数松竹。

郡郭路非遥,游人舂不宿。

陟巘极跻攀,循崖劳伛伏

架筒引流泉,跨岭构重屋。

讲座据妙峰,禅堂对枯木。

幽寻难屡期,将往谁能独。

偶逢霜台客,暂驻骢马足。

联步访丛林,终朝走郊牧。

相期方外游,顿忘河上曲。

夷路喜君腾,高阁惭予束。

更听名理言,俯惬中心欲。

况已證真常,讵止齐宠辱。

愿言挹清风,可用警浮俗。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