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旌夏的词语解释
旌夏的意思
拼音:jīng xià    注音:ㄐㄧㄥ ㄒㄧㄚˋ
基本解释

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 晋侯 惧而退,入于房。” 杜预 注:“旌夏,大旌也。” 孔颖达 疏:“谓舞初入之时舞师建旌夏以引舞人而入,以题识其舞人之首。” 汉 马融 《广成颂》:“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鳶之脩橦。”

基本含义
旌夏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高举旗帜、振奋人心。
详细解释
旌夏由两个部分组成:旌和夏。旌指的是旗帜,夏则是古代乐器,代表振奋人心的力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高举旗帜、振奋人心的场景,意味着激励和鼓舞人们奋发向前。
使用场景
旌夏通常用来形容领导者或团队在困境中振奋士气、激励人心,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军事将领、企业家等在关键时刻以鼓舞人心的方式带领团队。
故事起源
旌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据传,汉朝时期,董仲舒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致力于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董仲舒提倡以仁义为基础的统治,他的思想深受当时的皇帝汉武帝赏识。据说,董仲舒曾经用旌夏来形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表达他的志向和抱负。
词语结构
旌夏属于形容词短语,由“旌”和“夏”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在这次困难的挑战中,他高举旗帜,振奋士气,向全队传递了旌夏的力量。2. 这位领导者用旌夏的气势将团队凝聚在一起,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
记忆技巧
记忆旌夏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领导者高举着旗帜,用夏这个古代乐器发出激励人心的音乐,来振奋士气。
延伸学习
如果对旌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董仲舒的思想和他在汉朝的贡献,以及其他与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运动会上,我们的队长高举着旗帜,振奋士气,带领我们赢得了比赛。2. 初中生:老师用旌夏的口吻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领导者在团队面临挑战的时候,用旌夏的气势鼓舞士气,带领大家战胜困难。4.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我们的负责人高举旗帜,用旌夏的力量激励大家追求梦想。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的领导者用旌夏的精神激励团队,共同实现目标。
(0)
诗文中出现“旌夏”的诗词

听琴赠远师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