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密告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背地里告发他人的行为。它可以用于谴责那些出于恶意或私利而背叛他人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新闻报道、法律案件、社会舆论等方面看到密告这个词语的应用。
- 例句
- 1. 他出于私利,密告了自己的朋友的违法行为。2. 这个员工因为不满公司的决策,密告了公司的不当行为。
- 反义词
保密
- 基本含义
- 指秘密告发或举报他人的行为。
- 基本解释
(1).秘密地报告;秘密地告诉。《后汉书·皇甫规传》:“会友人 上郡 太守 王旻 丧还, 规 縞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 并州 刺史 胡芳 ,言 规 擅远军营,公违禁宪,当急举奏。”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求藏见怪》:“适 秋岳 来探病,其怪隐匿床下瓶内,家人密告之。”
(2).秘密地告发。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九章:“尤其是一想起 刘栓儿 密告 周世忠 那件事, 古佩雄 抑制不住地怒火升腾起来。”
(3).不让人知道的告发信。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么吵吵 的第二个儿子,因为缓役了四次,又从不出半文钱壮丁费,好多人讲闲话了;加之,新县长又宣布了要整顿‘役政’,于是他就赶紧上了封密告,而在三天前被兵役科捉进城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告密”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了解中国古代的举报制度和相关法律也可以进一步理解密告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别人作弊而密告了他。2. 初中生:她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没有密告他们的错误行为。3. 高中生:他出于报复心理,密告了对方的违法行为。4. 大学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勇于揭露不法行为,而不是选择密告他人。
- 故事起源
- 密告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叫做郑国舅的人,他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暗中向齐王密告齐国内部的一些不法行为。由于他的密告,齐王对这些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处罚。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密告”这个成语的来源。
- 英文翻译
1.nark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密告”与“秘密告发”这个词组进行联想,记忆成语的含义。另外,可以将“密告”这个词与背叛、恶意举报等负面行为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其含义。
- 词语结构
- 成语“密告”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的形式。
- 详细解释
- 密告是由“密”和“告”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密”表示秘密、隐秘的意思,“告”表示告发、举报的意思。密告一词指的是秘密告发或举报他人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出于私利或恶意,暗中向有关部门或个人举报他人的不法行为。
- 近义词
告发、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