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翻译
1.(登门拜谢) pay thanks by personal visit
- 详细解释
(1).登门拜谢。《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则往拜其门。”《元史·赵孟頫传》:“初, 孟頫 以 程鉅夫 荐,起家为郎,及 鉅夫 为翰林学士承旨,求致仕去, 孟頫 代之,先往拜其门,而后入院,时人以为衣冠盛事。”
(2).新婚夫妇首次往拜岳家。也称回门。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其两新人於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明 徐充 《暖姝由笔》:“今人娶妇之明日,壻率妻具礼同至妻家拜礼,名拜门。亦曰回门,又名转马。若有乡地远者,或壻独行有之,或择别日有之。”
(3).某些少数民族,男女自由结合后生子,因同至女家行子婿礼。 宋 洪皓 《松漠纪闻》卷上:“ 嗢热 者,国最小……邂逅相契,调謔往反,即载以归,不为所顾者,至追逐马足,不远数里,其携去者,父母皆不问。留数岁有子,始具茶食、酒数车归寧,谓之拜门,因执子壻之礼。其俗谓男女自媒胜於纳币而昏者。”《元典章·礼部三·婚姻礼制》:“外据拜门一节,未曾举復,照得国朝 蒙古 婚聘并自来典故,内俱无如此体例,此係 女真 风俗。”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我也曾吹弹那管絃,快活了万千,可便是大拜门撒敦家的筵宴。”撒敦,蒙古语,亲属;有亲缘关系的。
(4).旧指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门生》:“ 徐干 《中论·谴交篇》云:‘有荣名於朝,而称门生於富贵之家者。’是今拜门生之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 赵啸存 由 福建 藩司升坐了 福建 巡抚。 伯芬 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5).旧时谓新官上任,入署前先拜仪门。
- 基本含义
- 指拜访别人,向别人请教或求助。
- 使用场景
- 拜门通常用于形容学习谦虚、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在工作或学习中,拜门可以表示向专家、长辈或有经验的人请教问题,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此外,拜门也可以用于表示向某人提出请求或寻求帮助的场景。
- 故事起源
- 拜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师徒关系和长辈的教诲。年轻人会主动拜访有学问、有经验的长者,向他们请教学问和人生经验。这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学习和尊重长辈的传统价值观。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常常拜门请教,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2. 在他的帮助下,我拜门向专家学习了很多知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请教”、“求助”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拜门的含义。同时,可以想象自己主动去拜访别人的场景,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拜门相关的成语,如“拜师学艺”、“拜谒名山”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拜门请教了老师如何写好作文。
- 2. 中学生
- 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我拜门向外教请教发音技巧。3.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拜门向一位HR专家请教了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