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1. 形容人在地面上平躺着休息或睡觉的姿势。2. 形容人在地面上屈服、低头或者投降的姿势。3. 比喻人在困境中无力挣扎,无法自拔。
- 例句
- 1. 他精疲力尽地伏卧在地,一动不动。2. 在这个困境中,我们只能伏卧于命运之下,等待转机的到来。
- 反义词
仰卧、直立
- 基本含义
- 指身体平躺在地面上,保持平卧状态。
- 基本解释
◎ 伏卧 fúwò
(1) [take a prone]∶趴着;卧倒
(2) [charge]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与姿势相关的成语,如“跪拜”、“屈膝”等。2. 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伏虎降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草地上伏卧着看云朵。2. 初中生:他伏卧在地,不敢抬头看敌人的目光。3. 高中生:考试前夜,他伏卧在书桌前奋力备考。
- 故事起源
- 伏卧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当时的战场上,士兵们常常需要在地面上伏卧来躲避敌人的攻击。因此,伏卧也成为了顺应环境、保护自己的一种姿势。后来,这个成语也被引申为比喻某种无法抵抗的状态。
- 英文翻译
1.prone
- 记忆技巧
- 1.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平躺在地面上,保持伏卧的姿势来记忆这个成语。2. 可以将“伏”字与趴在地面上的姿势联系起来,将“卧”字与平躺的状态联系起来,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伏卧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伏”和“卧”。其中,“伏”表示趴在地面上,低头;“卧”表示平躺在地面上。
- 详细解释
- 伏卧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平躺在地面上的姿势。它强调身体贴着地面,保持平躺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姿势或者某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