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御史台的别称。 唐 刘禹锡 《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诗:“諫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宋 司马光 《英宗皇帝挽歌辞》之三:“諫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清 方文 《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諫省,奉使 闽 粤 行。”
- 基本含义
- 指谏言和规劝,劝说有过失的人改正错误。
- 详细解释
- 谏省是由“谏”和“省”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谏指规劝、劝告,省指省察、反省。谏省的含义是通过规劝和劝说,让有过失的人能够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
- 使用场景
- 谏省常用于指责或劝告别人改正错误的场景,尤其是对于有权势或有过失的人,可以使用谏省来提醒他们反省和改正错误。
- 故事起源
- 谏省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有时会犯错误或做出不当的决策,而这些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因此,在官场中,有一些官员会被任命为谏官,他们的职责就是向君主提出忠告和批评,以避免错误的发生。这种规劝和劝告的行为被称为“谏省”。
- 词语结构
- 谏省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勇于接受谏省,改正自己的错误。2. 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谏省,希望他们能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谏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站在君主面前,用手指着君主,劝告他改正错误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谏省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官场和谏省的知识,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制和政治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会上对同学们进行了谏省,希望我们能够遵守纪律。2. 初中生:班长向同学们提出了谏省,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3. 高中生:老师谏省了我,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导师给我提出了谏省,帮助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进。5. 成年人:在工作中,上级领导对我的工作进行了谏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