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齿杖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老年人依靠年轻一代的支持和帮助,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支撑和依靠的情景。
- 例句
- 1. 在他年老后,子女成了他的齿杖。2. 她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的齿杖,尽力照顾他们的生活。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牙齿。
- 基本解释
古代帝王授给老年人的手杖。《周礼·秋官·伊耆氏》:“共王之齿杖。” 郑玄 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 孙诒让 正义:“此王所赐老者之杖,校年以授之,故谓之齿杖。” 唐 柳宗元 《植灵寿木》诗:“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年龄和依靠相关的成语,如“拄杖”、“鬓如霜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用齿杖走路。2. 初中生:他的父母是他的齿杖,给予他无私的支持和帮助。3. 高中生:年轻时要为老年人打下一片安乐的天地,让他们拥有自己的齿杖。
- 故事起源
- 齿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杨震传》。据传,杨震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有德行的官员,他在年老时,牙齿脱落只剩下一颗,但他仍然坚持工作,不辞辛劳。杨震的儿子看到父亲的坚强和勤劳,感到非常感动,于是给他造了一根齿杖,以便他能够更好地支撑自己。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齿杖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老的人,手里拿着一根齿杖,依靠着它前行。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齿杖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齿”指牙齿,“杖”指拐杖。这个成语通过比喻的手法,用牙齿代表人的年龄,用拐杖代表人的依靠,形象地描绘了年老后寻求支持和依靠的情景。
- 详细解释
- 齿杖是由“齿”和“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牙齿。它比喻年老后支撑生活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