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jiāo náo shēng mù ㄐㄧㄠ ㄣㄠˊ ㄕㄥ ㄇㄨˋ
教猱升木
《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毛 传:“猱,猨属;涂,泥;附,著也。” 郑玄 笺:“猱之性善登木,若教使,其为之必也。”后用以比喻教唆坏人为恶。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今以政府为不可少,干涉为不可无也,彼乃变易面目,阴济其私,是无异教猱升木,助 桀 为虐也。”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才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和效果,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通过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猴升木》。故事中,有一只猴子想要爬上一棵高高的树,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成功。一位聪明的人看到了这一幕,他用一根长竹竿伸到猴子的面前,并教猴子如何使用竹竿爬上树。猴子学会了方法后,成功地爬上了树。这个故事寓意着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教导。
- 词语结构
- 教猱+ 升木
- 例句
- 1. 他的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育家,能够很好地教猱升木。2. 这个培训班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操作让学员真正学会教猱升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教猱升木”这个成语拆解成两个部分进行记忆。教猱表示教导猴子,升木表示爬上树木。可以想象一只猴子在树上爬升的场景,与人才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的意义相符。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教育和培养相关的成语,如“耳濡目染”、“出类拔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就像是在教猱升木。初中生:通过参加各种兴趣班,我感觉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教猱升木。高中生:老师的指导和鼓励让我在学术研究上能够不断教猱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