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轻佻、不庄重的行为,也可用于自我反省和警醒。
- 例句
- 1. 他的举止轻浮,真是个茑萝。2. 做人要稳重,不要像个茑萝一样没分寸。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举止轻佻、不庄重,没有分寸。
- 基本解释
(1).又名寄生。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卷络他物而上升。夏季开花,色有红有白,为观赏植物。 清 戴名世 《游烂柯山记》:“寺门古樟四株中二株尤奇,蔦萝蔓引,苔蘚斑剥。” 叶圣陶 《隔膜·母》:“竹篱上生满了茑萝。”
(2).茑萝与女萝。两种蔓生植物的合称。比喻关系亲密,寓依附攀缘之意。语本《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于松柏。” 朱熹 集传:“此燕兄弟亲戚之诗……以比兄弟缠緜依附之意。”《红楼梦》第九九回:“想蒙不弃卑寒,希望蔦萝之附。”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的行为举止相关的成语,如“轻佻”、“不知所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举止像茑萝一样轻浮。2. 小学生:他的行为真是个茑萝,老师都不喜欢他。3. 初中生: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因为他经常表现得像个茑萝。4.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太不庄重了,真是个茑萝。5. 大学生:成年人应该懂得稳重,不要像个茑萝一样没分寸。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八年》中有一则故事:楚国有位名叫茑萝的人,他的行为轻佻不庄重,没有分寸。后来,人们就用“茑萝”来形容这种不端正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茑萝植物的形象与轻浮、不庄重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拆分或变形的特殊结构。
- 详细解释
- 茑萝是一种植物,形状似藤蔓,容易被风吹动。成语“茑萝”比喻人的言行举止轻浮,缺乏稳重和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