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行动方向,特别是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迁徙、出行、下山等情况。
- 例句
- 1. 春节期间,很多人选择东下返乡过年。2. 他爬完山后,东下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
- 基本含义
- 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 基本解释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 常山王 背 项王 ,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 。 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
(2).谓向东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东下”相关的成语,如“南征北战”、“西行东归”等,扩大对方向与行动的描述词汇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假期,我和家人一起东下去外婆家过年。2. 初中生:周末我计划东下去海边玩,享受阳光和海风。3. 高中生:毕业后,我打算东下去大城市发展,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 故事起源
- 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齐书·天文志》中。当时,北方齐国的皇帝萧道成在位,他经常到东南方向的山区巡视,并在山区修建宫殿。因此,人们用“东下”来形容皇帝的行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表示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从东方下山的场景,或者将“东下”与迁徙、出行等词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成语“东下”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东下是由“东”和“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东”表示东方,指东南方向;“下”表示向下,指下山。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