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颦眉的词语解释
颦眉的意思
拼音:pín méi    注音:ㄆㄧㄣˊ ㄇㄟˊ
使用场景
颦眉通常用来描述人的表情或心情,表示不满、忧虑或烦恼。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生活、学习等。比如,当你听到一个令人不满的消息时,可以说:“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颦眉了。”又如,当你遇到困难时,可以说:“她面临这个难题时,眉头不禁颦眉。”
例句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颦眉了。2. 她面临这个难题时,眉头不禁颦眉。
基本含义
皱眉头,表示忧虑、不满或不高兴的表情。
基本解释

皱眉。 晋 戴逵 《放达为非道论》:“是犹美 西施 而学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词:“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谁得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佳期喜到,日上纱窗晓,镜里顰眉欲扫,愁怀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颦眉相关的成语,如“一颦一笑”、“愁眉苦脸”等。这些成语都与表情和情绪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颦眉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到老师要布置额外的作业时,我不禁颦眉了。2. 初中生:我在考试前发现自己没有复习好,眉头不禁颦眉。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她的眉头紧锁,颦眉不已。4. 大学生:听到考试延期的消息,我不禁颦眉,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希望这份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颦眉”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颜回的学生,他的眉毛常常皱起来,给人一种忧虑的印象。颜回的老师孔子对此颇为关注,于是问他为什么经常颦眉。颜回回答说:“我想要学习道德和人生的真谛,但是很难理解。”孔子听后感动,称颜回为“颦眉子”,并称赞他对学问的追求。从此,“颦眉”成为了形容忧虑、不满和追求真理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颦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遇到困难或不满时,眉毛皱起来,形成颦眉的表情。这样的表情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详细解释
颦眉是由“颦”和“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形容人的眉毛皱起来。表示人的神情不悦或忧虑的表情,通常是因为遇到困难、烦恼或不满意的事情。
(0)
诗文中出现“颦眉”的诗词

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0)

减字浣溪沙·其一听歌有感

解道伤心片玉词。此歌能有几人知。

歌尘如雾一颦眉

碧海青天奔月后,良辰美景葬花时。

误人毕竟是芳姿。

(0)

九张机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

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

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

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

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

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

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

独自看多时。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

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

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0)

浣溪沙·其六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

旧欢前事入颦眉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

且留双泪说相思。

(0)

江南曲·其一

妾在钱塘小江曲,门前岁岁春波绿。

绿波涵影晓汪汪,素练平铺光一幅。

垂杨十里锁轻阴,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贴水风飕飕,白蘋红蓼催早秋。

大姑小姑惜芳游,朝朝拟棹江中流。

荷盖斜张低覆舟,见花颦眉愁复愁。

移舟西来泊花底,藕花染红蘋叶紫。

拾蘋犹恨蘋无根,采莲却喜莲多子。

妾身不为浮蘋生,宁作莲花守红死。

(0)

橄榄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

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

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