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歌声、音乐声或其他悦耳的声音,表示非常动听。
- 例句
- 1. 她的歌声真是绕梁三日,让人陶醉其中。2. 这首曲子的音乐绕梁,让人听了很过瘾。
- 基本含义
- 指音乐声传得很远,声音回荡在梁上。形容歌声或音乐声非常悦耳动听。
- 基本解释
(1).《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后遂以“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回旋,久久不息。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绕梁之音,实縈絃所思。” 南朝 梁 沉约 《咏筝》:“徒闻音绕梁,寧知颜如玉。”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怀春》:“绕梁雅足清歌,长袖由来善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餘音嫋嫋,不啻绕梁。”
(2).古琴名。 晋 傅玄 《琴赋》序:“ 齐桓公 有鸣琴曰号钟, 楚庄 有鸣琴曰绕梁。” 宋 虞汝明 《古琴疏》:“ 华元 献 楚庄王 以绕梁之琴,鼓之,其声嫋嫋,绕于梁间,循环不已。”
(3).古乐器名。形似箜篌,今已失传。《通典·乐四》:“ 宋 孝武 大明 中, 吴兴 沉怀远 被徙 广州 ,造绕梁。其器与箜篌相似。 怀远 亡,其器亦絶。”参阅《宋书·乐志一》。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如“钟鸣鼎食”、“琴瑟和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妈妈唱歌,她的歌声就像绕梁之音一样美妙。2. 初中生:音乐课上,老师演奏的曲子让人感觉像是绕梁三日,久久不能忘怀。3. 高中生:音乐会上,那位歌手的歌声真是绕梁,让人们陶醉其中。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当时有一位叫杨雄的文人,他的歌声非常动听,传得很远,被人们称为“绕梁之音”。后来,这个成语就逐渐流传开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绕梁”这个成语与梁上反射音乐声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听到非常悦耳动听的歌声或音乐声,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成语“绕梁”源自古代戏曲表演中的一种技艺。在古代剧场中,梁上有一种特殊的装置,可以让音乐声在梁上反射,使得音乐声能够传播得更远并且回荡很久。因此,当人们形容歌声或音乐声非常悦耳动听时,就使用“绕梁”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