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铭记在心;衷心信奉。《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朱熹 集注:“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惻;肠千结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愿郎君捐有餘之才,崇未至之德,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两般秋雨盦随笔·袁赵蒋》引 清 程原湘 诗:“平生服膺止有两, 江 左 袁公江 右 蒋 。” 郁达夫 《沉沦》四:“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
- 近义词
牢记、谨记
- 英文翻译
1.[书]
- 基本含义
- 指心甘情愿地接受并遵守某种规章制度或者服从某个人的指挥。
- 详细解释
- 服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服”指心甘情愿地接受,顺从;“膺”指胸膛,引申为心中接受。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和遵守某种规章制度或者服从某个人的指挥。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种规章制度或者某个人的指令非常服从,心甘情愿地接受和遵守。
- 故事起源
- 《左传·成公十四年》记载了一个关于服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被放逐到了外地,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晋国的忠诚,而是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个安排,并且在放逐期间不断修行自己,最终回到晋国成为了伟大的君主。这个故事展示了服膺的精神。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对老师的要求总是能够服膺,从不敷衍了事。2. 在军队中,士兵必须服膺军纪,严格遵守军事规章。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服”字的形状,想象自己心甘情愿地穿上一件“膺”字形状的衣服,表示接受和遵守规章制度或者服从指令。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服膺相关的成语,如“服气”、“服软”等,以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老师的教导非常服膺,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服膺学校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学习纪律。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决心服膺自己的学习计划,努力备考。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要服膺导师的指导,认真完成每项任务。5. 成年人: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会服膺公司的规章制度,遵守工作纪律。以上是关于成语“服膺”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