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 春秋 时 卞和 向 楚王 献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怀才不遇,投效无门。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弹冠空被笑,献 楚 自多伤。” 唐 元稹 《献荥阳公主五十韵》:“会将连献 楚 ,深耻谬游 燕 。”参见“ 献玉 ”。
- 基本含义
- 指为国家或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
- 详细解释
- 献楚源自中国历史上的故事,楚国国君屈原因被诬陷而被流放,他为了表达对楚国的忠诚与爱国之情,选择投江自尽,以示对国家的献身精神。后来,楚国人民为了纪念屈原,每年都会划龙舟、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国家或社会的利益,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 故事起源
- 献楚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楚国的历史,讲述了楚国国君屈原为了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爱国之情,选择投江自尽的故事。
- 词语结构
- 献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第一个字“献”表示奉献,第二个字“楚”表示楚国。
- 例句
- 1. 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选择去偏远地区支教,真是献楚精神的体现。2. 面对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毫不犹豫地献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屈原投江的故事,以及与献身、奉献等相关的词语进行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屈原和端午节的故事,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愿意为了班级的荣誉,献楚我的努力。2. 初中生: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要献楚一份力量。3. 高中生:在面对艰难的选择时,我们应该有献楚精神,为了更大的目标,牺牲一些个人利益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