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1. 描述中国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2. 形容一个人非常美丽或具有吸引力。
- 例句
- 1. 这座城市真是国色天香,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和历史遗迹。2. 她的容颜真是国色天姿,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仰。
- 基本含义
- 指美丽的国家或地方。
- 基本解释
◎ 国色 guósè
(1) [national beauty]∶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
天姿国色
骊姬者,国色也。——《公羊传·僖公十年》
(2) [peony]∶牡丹,色极艳丽,有国色之称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 刘禹锡《尝牡丹》
- 延伸学习
- 1. 学习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的美丽之处。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国泰民安”、“国士无双”,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中国是一个有着美丽山水和古老文化的国家,真是国色啊!2. 初中生:我想去北京看看,听说那里有很多国色的景点。3. 高中生:她的容貌真是国色天香,每个人都被她的美丽所吸引。4. 大学生:中国的文化遗产真是丰富多样,每一个角落都流露着国色。5. 成年人:我一直梦想能够游览中国的国色山河,去感受那里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 故事起源
- 国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的诗歌中,是唐代文人用来形容中国美丽的国家和景色的。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描绘中国美丽之处的象征。
- 英文翻译
1.[书] a national beauty
- 记忆技巧
- 记忆国色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国”字与国家的概念联系起来,表示中国。2. 将“色”字与美丽的意象联系起来,表示颜色和美丽。
- 词语结构
- 国色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国”表示国家,“色”表示美丽或颜色。
- 详细解释
(1).旧指姿容极美的女子。赞其容貌冠绝一国,故云。《公羊传·僖公十年》:“ 驪姬 者,国色也。” 何休 注:“其颜色一国之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清 秋瑾 《白莲》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粧。”
(2).美丽的花,多指牡丹。 唐 罗隐 《牡丹》诗:“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二:“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清 姚鼐 《和袁香亭看牡丹》诗:“兴极捲幃看国色,病餘拥毳作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