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束尾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受到一定的限制或约束,无法自由发展或行动。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了老板的束尾,意味着他不能自由地发挥才能或者做出自己的决定。又如,一个国家受到了外部压力或制裁,也可以说这个国家被束尾了。
- 例句
- 1. 他在公司受到了领导的束尾,无法自由发展。2. 这个国家受到了经济制裁,被束尾了。3. 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规定,以避免他们束尾。
- 基本含义
- 束缚尾巴,形容受制约或受限制。
- 基本解释
收拢尾巴。指牲畜休息。 明 袁宏道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诗:“僕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 延伸学习
- 除了束尾这个成语,还有许多类似的成语可以学习,比如“束手无策”、“束手待毙”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受到了妈妈的束尾,不准看电视。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课外活动有一些限制,让我们觉得束尾。3. 高中生:学校的规定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感觉被束尾了。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受到了导师的束尾,无法自由地选择项目。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束尾这个成语的含义、起源、使用场景以及记忆方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束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张良的智者,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有一天,张良在路上看到一只尾巴被绑住的狗,它无法自由行动,非常痛苦。张良看到这个场景后,深受触动,于是用“束尾”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受到限制或约束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为了更好地记忆束尾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动物的尾巴被束缚住的情景。想象一只狗的尾巴被捆绑住,无法自由伸展,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束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束”是动词,意思是捆绑、限制;“尾”是名词,意思是尾巴。这个成语的结构非常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 束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束缚尾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受到某种条件、规定或约束,使其行动受到限制或受到束缚。类似于动物的尾巴被捆绑住,无法自由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