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应诏的词语解释
应诏的意思
拼音:yìng zhào    注音:ㄧㄥˋ ㄓㄠˋ
使用场景
应诏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官员或臣民接受上级的指示,并立即采取行动。它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场合中的积极响应,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对命令或指示的忠诚和服从。
例句
1. 他是一个忠诚的官员,每次接到上级的命令都能迅速应诏。2. 在古代,臣民必须应诏行事,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基本含义
接受皇帝的命令或召唤。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官场制度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皇帝的诏书和官员的职责。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场相关的成语,如“奉命”、“听从差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会应诏完成。2. 初中生:参加学校活动时,我们都要应诏参与,展现学生的积极性。3. 高中生:作为班长,我要能够应诏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活动。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能够及时应诏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官场制度。古代中国的皇帝是统治者,他们通过诏书来发布命令和指示。而接到皇帝诏书的官员或臣民必须立即行动,以示对皇帝的忠诚和尊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应诏”与“接受命令”或“服从指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是一个古代的官员,接到皇帝的诏书后立即行动,展示出忠诚和服从。
词语结构
应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应”是动词,表示接受或响应,“诏”是名词,表示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详细解释

(1).接受诏命。《后汉书·杜林传》:“时诸王傅数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应詔;唯 林 守慎,有召必至。”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敷诚归上帝,应詔佐明君。”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是时适有博学鸿儒之选,公以 阮怀 应詔,得入词苑。”
(2). 魏 晋 以来称应帝王之命而作的诗文。如 三国 魏 曹植 有《应诏》诗, 唐 杜审言 有《望春亭侍游应诏》诗。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六十:“宣徽旋进新裁曲,学士争吟应詔诗。”
(3).古代官名。《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会应詔 王道习 自外至,帝问 道习 。” 胡三省 注:“应詔,犹 汉 之待詔也。”

(0)
诗文中出现“应诏”的诗词

送王梧冈丈升任南康教授,时令嗣言泉、演九两孝廉一司铎崇义,一司铎永新,同时赴官·其二

座客谈文暇,寒毡三十春。

凤冈遗爱旧,鹿洞教条新。

伏胜传经日,申公应诏辰。

悬知开绛帐,五老共嶙峋。

(0)

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

读书读心不读迹,以言易言竟何益。

射弓射志不射箭,以力假力何足羡。

因蹄得兔蹄安用,以虎视石虎则中。

设科取艺良已拘,分毫得失如摴蒱。

微官况复多绳墨,千里思驰困羁勒。

生女嫁属他人屋,生男不出出许国。

堂堂八尺无创瘢,如斗金印栀蜡颜。

一条秋水持赠君,腰间愿看生风云。

君不见唐家将相娄师德,也曾应诏红抹额。

挝钟饮酒皆儿嬉,握拳透爪真男儿。

(0)

宫词·其六十四

春殿千官宴喜归,上林莺舌报花时。

宣徽旋进新裁曲,学士争吟应诏诗。

(0)

答张翰林扈驾还京

羽林环紫盖,玄武飒黄旗。

大校长杨猎,重修好畤祠。

云生三秀草,风动万年枝。

想得张供奉,还多应诏诗。

(0)

赠杨彦臣使还

使节何煌煌,骑从造我门。

自陈世有通家旧,武冈太守之外孙。

俊哉舒侯贤宅相,执礼愈恭辞愈降。

老夫已是闭关人,甚厌传呼到闾巷。

须臾惊定还复悲,挽生近床为抱持。

尔外大父强健否,此来殊慰我所思。

黔阳到浙七千里,相问相看疑梦寐。

祥符年贬祭酒公,安江之阳无乃是?

自从隔却苍梧云,只字片言无得闻。

车书既同四海一,逢人每问旧参军。

立谈知生具才美,金钟大镛莫与比。

池上曾闻咏凤毛,诗中又见歌麟趾。

当今圣德及海隅,龙马出图龟负书。

直言治安容贾谊,喻蜀父老烦相如。

心存忠孝在年少,县官劝驾能应诏

得时举步即青云,瑚琏从来在宗庙。

(0)

送徐征君电发辟召之京

此去朝辞林屋峰,布衣疏屩倍从容。

眼中吾老非衰凤,足下人称是卧龙。

应诏趋由丞相府,封章辟自大司农。

知君芸阁诗成后,苦忆西堂旧植松。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