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征兵 zhēngbīng
[conscription] 按照兵役法的规定,征集应征公民到军队服现役
- 详细解释
(1).征调军队。《史记·项羽本纪》:“徵兵 九江王 布 , 布 称疾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 隋 薛道衡 《出塞》诗之二:“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徵兵。”《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九年》:“ 金 行枢密院、知 河南府 事 完颜哈达 以徵兵失律,坐诛。” 清 陈梦雷 《赠黄西津总戎海澄》诗:“将军飞鞚摧锋出,间道徵兵望 贺兰 。”
(2).谓征集百姓服兵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徵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无何 天宝 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毛泽东 《三个月总结》:“国民党恢复征兵征实,引起人民不满。”
(3).指被征入役的兵士。《天讨·楚元王<谕立宪党>》:“各国的征兵,没有一个人不尊贵; 中国 的征兵,天天被打,同奴隶一样。”
- 基本含义
- 招募士兵,进行军事征兵
- 使用场景
- 征兵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国家进行招兵买马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其他方面的招募行为。
- 故事起源
- 征兵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战争时期。在古代,国家需要战士来保卫国家的安全,所以会发出征兵令,招募年轻人入伍。征兵成语的使用源于这种历史背景。
- 词语结构
- 征兵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征”和“兵”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国家在战争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征兵,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2. 这家公司通过高薪招聘来进行人才的征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征兵这个成语:1. 关联记忆:将“征兵”与国家招募士兵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国家征兵的场景,加深记忆。2. 分解记忆:将“征”和“兵”分开记忆,想象国家发布征兵令,招募年轻人入伍。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军事、国防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征”等,以拓宽词汇量和语境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发出了征兵令。2. 初中生:战争期间,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征兵,以增强军队的实力。3. 高中生:为了应对国家安全形势紧张,政府决定进行征兵,加强国防力量。4. 大学生及以上:这家公司通过高薪招募来进行人才的征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