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践蹋这个成语经常用于批评和描述那些不尊重他人权益、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指责那些欺负弱者、践踏法律的人,也可以用来表达对社会道德沦丧的不满。
- 例句
- 1. 这个公司践蹋了员工的权益,导致大量员工离职。2. 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践蹋法律的行为。3.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避免他们践蹋他人的权益。
- 基本含义
- 蔑视、踩踏、蹂躏。
- 基本解释
见“ 践踏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蹂躏”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践蹋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气。2. 初中生:我们应该反对任何践蹋环境的行为。3. 高中生: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践蹋了他人的权益,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在路上看到一块大石头,想要把它挪开,但是力气不够。于是,他叫来了几个人一起帮忙,结果大家却纷纷践踏在石头上,而没有真正去帮忙挪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只是嘴上说说,而不去实际行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践蹋”拆分开来记忆,践即踩踏,蹋即蹂躏。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踩踏别人的尊严和权益,以及蹂躏法律和道德。
- 词语结构
- 践蹋属于谓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践”和动词“蹋”组成。
- 详细解释
- 践蹋指蔑视、踩踏、蹂躏别人的尊严、权益或者庄严的法律、规章等。它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于道德、法律、规则等的不尊重和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