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能够洞察问题的本质,具有高超的见识和分析能力。可以用来赞美那些有才华和学问的人。
- 例句
- 1. 他对文学、历史、哲学都非常精贯白日,可以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2. 这部研究报告精贯白日地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3. 他的见解非常精贯白日,让人佩服不已。
- 基本含义
- 指思想明晰,学识渊博,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洞若观火”、“洞察一切”等,以扩大对洞察力和见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讲解得非常精贯白日,让我们都能够理解得很清楚。2. 初中生:他的数学水平精贯白日,总能够迅速解答出各种复杂的题目。3. 高中生:他的演讲内容精贯白日,引起了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精贯白日”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段记载,说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演讲时曾说:“君子之学,精贯白日。”意思是说君子的学问要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让人们都能够受益。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精贯白日”这个成语与阳光和明亮的思维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拥有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词组成,每个词的意思分别为“精通”、“贯通”和“白天”,通过这三个词的组合,形成了“精贯白日”的意思。
- 词语解释
- jīng guàn bái rì ㄐㄧㄥ ㄍㄨㄢˋ ㄅㄞˊ ㄖㄧˋ
精贯白日(精貫白日)
精诚上通天日。《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 楚 人三户, 蜀 郡五丁。气拥玄云,精贯白日。”《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 张巡 ﹞城陷见执,卒无橈词,慢叱兇徒,精贯白日,虽古忠烈无以加焉。”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