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杖乡的词语解释
杖乡的意思
拼音:zhàng xiāng    注音:ㄓㄤˋ ㄒㄧㄤ
基本解释

(1).《礼记·王制》:“六十杖於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 南朝 梁 沉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沉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任昉 《答到建安饷杖》诗:“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陈长生 ﹞《闻家大人旋里》云:‘去郡定多遮道吏,还山已是杖乡人。’”
(2).代指六旬老人。 唐玄宗 《千秋节宴》诗:“月衔花綬镜,露缀綵丝囊。处处祠四祖,年年宴杖乡。”参见“ 杖家 ”。

基本含义
指一个地方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详细解释
杖乡是由“杖”和“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杖”是指拐杖或手杖,代表着老年人;“乡”则表示乡村、农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村庄中老年人之间互相帮助、关爱、和睦相处的和谐局面。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地方社会风气良好,人们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村庄、社区、乡镇等地方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故事起源
关于杖乡的具体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村社会,那个时候人们普遍尊重老年人,注重亲情和睦。所以,杖乡这个成语的出现是对古代农村社会和谐与人情关爱的一种赞美。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这个村庄真是个杖乡,老人们都很幸福。2. 这里的人们互帮互助,真是一个杖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杖乡”联想成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在乡村中互相帮助、关爱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的价值观,以及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就像一个杖乡,同学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2. 初中生:我希望我们的社区能成为一个杖乡,邻居们彼此关心,和睦相处。3. 高中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了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应该努力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一个杖乡。4. 大学生:我去过一些农村地区,那里的人们真的很友善,像一个大家庭,完全是一个杖乡的氛围。
(0)
诗文中出现“杖乡”的诗词

元日四首·其一

物华初焕发,鄙抱亦生春。

开岁始今日,杖乡无几人。

蚁醅浮瓮冽,鸡彩映门新。

笑进三分盏,聊娱八十亲。

(0)

园庭诗

杖乡从物外,养学事闲郊。

穷愁方汗简,无遇始观爻。

谷寒已吹律,檐空更剪茆。

樵隐恒同路,人禽或对巢。

水蒲开晚结,风竹解寒苞。

古槐时变火,枯枫乍落胶。

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

香螺酌美酒,枯蚌藉兰殽。

飞鱼时触钓,翳雉屡悬庖。

但使相知厚,当能来结交。

(0)

五十九岁生日作

紫髯虽满镜,终奈二毛何。

白日从他暮,朱颜且自酡。

楚丘神智少,莱子笑啼多。

明岁杖乡得,居然六十皤。

(0)

六十二岁生日作·其一

未到重阳暑气消,黄花已似客萧条。

催人蟋蟀悲迟暮,失路骅骝叹泬寥。

不觉杖乡加二岁,岂堪高卧遽三朝。

奇龄尚待慈亲与,得见河清即子乔。

(0)

九藤杖

沧江龙子卓水立,飞上青天爪甲湿。

壶公伸手攫龙回,云归雨歇千山碧。

昔日为竹骑长房,今日为藤扶颠张。

是杖是龙那可测,精光炯炯千夫强。

归来行脚半天下。倦卧匡床保婴姹。

有客肩藤款荜门,健仆依依随长者。

青城大峨花冥冥,五岳四镇苍然青。

便欲登峰观日出,径跨长虬横海溟。

游山有福未易得,到处且寻诗酒客。

黄发友人今在无,绰约仙娥方食息。

与君邂逅亦前缘,慎勿奔腾思舍旃。

杖乡杖国知何似,试量佛顶谁媸妍。

(0)

颂臣姻兄先生六秩荣庆

龄周甲箓跻强康,仁寿传来喜杖乡

掌故能通侪伏胜,年华正富轶冯唐。

荣封都护酬庸盛,品重瀛寰姓字香。

更幸称觞元夜近,千家灯火烛无疆。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