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颓波常用于形容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的衰败、没落,失去了以前的兴盛势头。可以用来形容经济、事业、学术、文化等方面的衰退。
- 例句
- 1. 这个企业由于管理不善,陷入了颓波的状态。2. 这位作家的创作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灵感,陷入了颓波。3. 这个城市的经济一度繁荣,但近年来却陷入了颓波。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衰败、没落、颓废不振。
- 基本解释
(1).向下流的水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芎杨子赴留都》诗:“頽波无停留,灵耀亦西驰。”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余不识 许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
(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唐 李白 《上留田》诗:“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陈亮 《<高士传>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为高矣。”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岂真词笔挽頽波?侠骨行看渐折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颓波相关的成语,如“颓然”、“颓唐”等,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镇上的商店越来越少,陷入了颓波。2. 初中生:由于竞争对手的崛起,这个公司的业绩一直在颓波。3. 高中生: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如今已经陷入了颓波,鲜有作品问世。
- 故事起源
- 颓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太和正音谱》中。据说,明代时期,杨慎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文人,但他因为不满意当时的政治局势,没有得到官方的青睐,最终过着颓废的生活。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自己的衰败和没落。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颓波”这个成语与事物的兴衰有关的形象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比如,可以想象一个波浪逐渐变小,最终变成了一条平静的海面,表示事物失去了往日的势头和活力。
- 词语结构
- 成语“颓波”的结构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颓”是形容词,表示衰败、没落的意思;“波”是名词,表示浪潮、势头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颓波是由“颓”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颓”的意思是衰败、没落;“波”的意思是浪潮、势头。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失去势头,变得衰败、没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