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语言直接、尖锐,多用于贬义。
- 例句
- 1. 他的话就像短箫一样,直接刺破了我的心。2. 他的批评总是尖锐而直接,简直像是拿着短箫在戳人。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短小而尖刻,形容说话直截了当、犀利。
- 基本解释
吹奏乐器名。 汉 晋 时多以鼓吹铙歌形式,用于郊、庙的军乐。后亦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或独奏等。《晋书·乐志上》:“其有短簫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令军中凯歌者也。”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曲》:“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簫悲远天。”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短箫”相关的成语,如“箫韶”、“箫吹黄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批评我做的作业不认真,我觉得她的话就像短箫一样尖锐。2. 初中生:他的评论总是很尖锐,就像是拿着短箫在刺激别人。3. 高中生:老师的批评言辞直接而尖锐,就像拿着短箫在戳人一样。
- 故事起源
- 成语“短箫”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二》。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有位宰相名叫张仪,他在齐国任职期间,曾以犀利的辞章批评齐国的国君,言辞尖锐。后来,他回到秦国,被秦昭王任命为宰相,秦昭王问他:“你在齐国时,对国君的批评言辞尖锐,如今却对我言辞温和,为何如此?”张仪回答说:“我在齐国时,用的是短箫之音,而现在我用的是长箫之音。”从此,人们用“短箫”来形容言辞尖锐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短箫”与尖锐的音调和直接的言辞联系起来,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谓式,没有宾语。
- 详细解释
- 短箫是一种乐器,音调高亢尖锐。成语中的“短箫”比喻言辞短小而尖刻,形容说话直截了当、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