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理想或目标过于高远,与现实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追求的东西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 例句
- 1. 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世界级的音乐家,但这在现实中是犀牛望月。2. 她虽然努力学习,但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实在是犀牛望月。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志向高远,超越现实的境地。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井底之蛙”、“画饼充饥”等,来拓宽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成为一名明星,但我知道这只是犀牛望月。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我也知道这是犀牛望月。3. 高中生:虽然我立志要成为一名企业家,但我也明白这可能只是犀牛望月。4. 大学生:我希望能够创办一家成功的公司,但我也要警惕犀牛望月的情况发生。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犀牛之视,一也,而已矣,不知有文之美也。”庄子在这里用犀牛望月来形容人的眼界有限,无法欣赏到文学艺术的美。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犀牛的形象和月亮的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难以实现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 词语解释
- xī niú wàng yuè ㄒㄧ ㄋㄧㄨˊ ㄨㄤˋ ㄩㄝˋ
犀牛望月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 明 陈继儒 《太平清话》卷四:“ 吕东莱 畜犀带一围,文理縝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后因形容长久盼望。《中国歌谣资料·日头落水落西方》:“日头落水落西方,犀牛望月姐望郎。”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