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典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不受而逃去。 啮缺 遇 许由 曰:‘子将奚之?’曰:‘将逃 尧 。’”后因以指隐居不仕。 唐 钱起 《题温处士山居》诗:“ 潁 上逃 尧 者,何如此养真?” 唐 严维 《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诗:“匡时知已老,圣代耻逃 尧 。”
- 基本含义
- 指逃避责任、逃避困难的行为。
- 详细解释
- 逃尧源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尧帝,尧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贤明的君主。逃尧这个成语指的是逃避责任、逃避困难的行为,暗指不勇敢面对困难,而选择逃避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逃尧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责任时选择逃避,逃避现实或逃避承担责任的行为。可以用于批评某人逃避责任、不敢面对困难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逃尧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尧典》中的一则故事。相传尧帝在位时,有一个叫做瞽叟的盲人,他非常懒惰,不愿意努力工作。尧帝给了他一只石碗,让他去汲水,但瞽叟却偷懒逃避,不愿意去汲水。尧帝对他说:“我给你的是一只石碗,不是一只水碗。”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逃避责任的行为被称为逃尧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逃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逃”表示逃避,逃跑的意思,而“尧”则是尧帝的名字,代表责任、困难。
- 例句
- 1. 他面对困难时总是选择逃尧,不愿意承担责任。2. 这个公司的老板经常逃尧,不敢面对问题。3.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不能逃尧,应该勇敢面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逃尧这个成语与尧帝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逃避责任的场景,以及尧帝对瞽叟说的话:“我给你的是一只石碗,不是一只水碗。”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背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尧帝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他与责任、勇敢面对困难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做作业,所以我选择逃尧。2. 初中生:面对考试压力,有些同学会选择逃尧,不愿意努力学习。3. 高中生:有些同学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会逃尧,不敢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4. 大学生:有些同学在面对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时会逃尧,不敢面对就业的困难。5. 成年人:在工作中,有些人会选择逃尧,不敢承担责任。希望以上关于“逃尧”成语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