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徒庸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进取心、消极懒散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没有任何进展。
-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太徒庸了。2. 这个人只会抱怨,从不积极改变,真是太徒庸了。3. 别让自己陷入徒庸的状态,要时刻保持进取心。
- 基本含义
- 指空费时间、虚度年华,没有任何进取的意愿和行动。
- 基本解释
人工。指用工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士弥牟 营 成周 ,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邇,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餱粮,以令役於诸侯。” 杜预 注:“知用几人功。”《新唐书·元载传》:“因图上地形,使吏间入 原州 度水泉,计徒庸,车乘畚鍤之器悉具。”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庄子的其他著作,了解更多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戏,真是太徒庸了。2. 初中生:他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总是徒庸地度过每一天。3. 高中生:他没有目标,没有努力,一直徒庸地过着平淡的生活。4. 大学生:大学生活应该充实而有意义,不能过得太徒庸。5. 成年人:工作之余,我们应该多学习多进取,不要陷入徒庸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徒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德充符》中,其中写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意思是说,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将有限的寿命用来追求无限的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实际的生活,而不是追求无止境的知识。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徒庸”这个成语的发音“tú yōng”与“兔用”相似,可以想象一个兔子无所事事地躺在草地上,没有任何进取心和行动力。
- 词语结构
- 主体成语“徒庸”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徒庸是由“徒”和“庸”两个字组成的,表示一个人不思进取,只是虚度光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