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多人共同商议决策的场景,特别是在政府、企业或团体中。
- 例句
- 1. 他们准备在明天的东堂策上商讨新的发展计划。2. 这个项目需要经过东堂策的讨论和决策才能推进。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聚集在东堂上讨论政策,表示多人共同商议决策。
- 基本解释
《晋书·挚虞传》:“ 武帝 詔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 东堂 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唐 颜真卿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诗:“全高 南越 蠧,岂谢 东堂 策。” 前蜀 韦庄 《鄠杜旧居》诗之一:“年年为献 东堂 策,长是芦花别钓磯。”参见“ 东堂 ”、“ 东堂桂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古代政府机构和官员职责的知识,以加深对东堂策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东堂策上商量好了今天的活动安排。2. 初中生: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东堂策式的班会,大家一起商讨学习计划。3. 高中生:学校在东堂策上制定了新的校规,需要我们共同遵守。4. 大学生:学生会在东堂策上商讨了一个新的社团活动的方案。5. 成年人:公司举行了一次东堂策,讨论了下一季度的发展战略。
- 故事起源
- 东堂策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官员在东堂上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政策,经过多人的讨论和商议,最终得到了采纳和执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东堂上聚集了许多官员,大家一起商议决策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多人共同商议决策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东堂策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东堂”表示地点,而“策”表示政策、决策。
- 详细解释
- 东堂是古代官府中的一个重要场所,用于召开会议和商讨政策。策指的是政策、决策。东堂策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多人共同商议决策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