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郡试的词语解释
郡试的意思
拼音:jùn shì    注音:ㄐㄩㄣˋ ㄕㄧˋ
使用场景
郡试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选拔人才的过程,或者用来比喻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招聘流程就像是郡试一样,经过多轮筛选才能进入面试环节。2. 这个学校的入学考试就是一场郡试,只有通过了才能被录取。
基本含义
郡试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考试制度,用以选拔人才。
基本解释

汉 代谓各郡于岁终讲武校猎以简选材勇之士为郡试。《后汉书·耿弇传》“﹝ 弇 ﹞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 李贤 注引《汉官仪》:“岁终郡试之时,讲武勒兵,因以校猎,简其材力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以及其他与选拔人才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通过郡试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郡试是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3. 高中生: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环,目的是选拔优秀的考生参加殿试。4. 大学生:我觉得现代社会的招聘过程也可以比喻为郡试,需要通过多轮筛选才能获得工作机会。
故事起源
郡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历史悠久。在郡试这个环节,考生需要在地方官员的监考下进行考试,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记忆技巧
可以将“郡试”与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环节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参加郡试的场景中,通过才华和努力脱颖而出。
词语结构
郡试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形式。在科举制度中,郡试是位于乡试和殿试之间的一级考试。乡试是地方级别的考试,选拔出前往省级考试的考生;而殿试则是最终选拔出进士的考试。郡试是在乡试之后,由地方官员组织的一种考试,目的是进一步筛选优秀的考生参加殿试。
(0)
诗文中出现“郡试”的诗词

三益斋诗

元龙湖海豪,盖代声籍籍。

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

当年种玉翁,什袭裹双璧。

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

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

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

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脊。

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

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

(0)

密云阅兵作

亭徼逢秋雕羽轻,良家六郡试雄兵。

一年天险卢龙塞,万炬星飞翼虎营。

清笳乍歇闻鸣镝,突骑才回见伏旌。

有道四夷方设守,年年长此护神京。

(0)

登洪庆观河亭

霜旄行郡试寻幽,一曲围垣绕县周。

山色迎人来黛嵋,河声惊梦撼黄流。

禹门水迥乡关月,济庙烟连草树秋。

遥指天南嵩洛近,烟云何处望神州。

(0)

送郑通判还襄阳

我昔游新河,君时犹未冠。

有如金在镕,气燄巳光烂。

京华再见之,风采殊旧观。

青松既出壑,势愈凌霄汉。

对庭违夙心,佐郡试新宦。

政声如江潮,日日临堤岸。

况当有事秋,一日百趣办。

事机纷以沓,无不迎刃断。

骥足虽可展,犹自困羁绊。

去去宜努力,莫起贤劳叹。

时方需异材,九重正宵旰。

(0)

三益斋

元龙湖海豪,盖代声藉藉。

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

当年种玉翁,十袭裹双璧。

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

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

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

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迹。

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

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