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夷跖的词语解释
夷跖的意思
拼音:yí zhí    注音:ㄧˊ ㄓㄧˊ
使用场景
夷跖一词多用于文言文、古代小说和散文中,较少在现代口语中使用。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粗俗、粗鄙,或者对某人的不满或不喜欢。
例句
1. 他的夷跖行为让人感到非常恶心。2. 这个人太夷跖了,没有教养,不值得交往。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行为粗鲁无礼,举止不端正。
基本解释

伯夷 与 盗跖 的并称。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南朝 陈 沉炯 《独酌谣》:“ 彭 殤 无异葬, 夷 跖 可同朝。”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歷官半世,而尺寸未闻;立身累朝,而 夷 跖 不定:是用世之具与官人之术两失之也!”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修养、教养相关的成语,如“温文尔雅”、“举止大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夷跖行为让我很生气。2. 初中生:他的夷跖行为让人不敢接近他。3. 高中生:这个人的夷跖举止让我感到非常恶心。4. 大学生:他的夷跖行为让人对他的品格产生了质疑。
故事起源
夷跖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描述了夷族的首领夷跖。夷族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夷跖是夷族的首领,他的行为粗鲁无礼,举止不端正,因此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夷跖”联想为一个举止粗鲁无礼的人,或者想象夷族首领夷跖的粗野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夷跖是一个双音节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夷跖源自《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记载,原指夷族的首领。后来,夷跖逐渐演变成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粗鲁无礼,举止不端正,没有修养和教养。
(0)
诗文中出现“夷跖”的诗词

玉楼春·流光不受长绳系

流光不受长绳系。
乐事且须论早计。
丹成鸡犬亦登仙,运去英雄空掩涕。
花留酒笑宁无意。
酒藉花香尤有味。
由来夷跖不多争,唤向花间同一醉。
秋风茅屋浮云*。
汗漫招来嵇与阮。
尽从鹤背更腰金,独恨骑曹余手板。
酒中最好藏疏懒。
深注红螺容细卷。
世间只没□闲人,举步有闲渠自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