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懈怠,放松。 明 李东阳 《西庄处士罗君墓志铭》:“公帅众守西门,不脱介胄,示以固守,力惩弛怠,敲朴日不絶。”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六:“许多人都为爱情把工作弛怠了。”
- 基本含义
- 放松懈怠,不勤奋努力。
- 详细解释
- 弛怠指放松懈怠,不勤奋努力,缺乏进取心和毅力。形容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不努力,没有决心和毅力去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个人、团体或社会中的懒散、松懈现象。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努力工作、学习或不积极进取的人。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晋书·郭璞传》。郭璞是晋朝的一位学者和官员,他的学问很深,但性格懒散,不肯努力工作。有一天,他去拜访了晋朝的名士刘惔,刘惔对他说:“你的学问很深,但是你的态度太松懈了,你应该努力工作,不要放松懈怠。”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成语“弛怠”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弛怠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弛”是形容词,意思是放松的,松懈的,不紧张的;“怠”是名词,意思是懒散、不勤奋。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弛怠,所以没有取得任何成就。2.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弛怠。3. 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认为他弛怠。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弛怠”联想为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时松懈地坐在椅子上,没有任何动力和决心去完成任务。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努力、懒散相关的成语,如“勤勉”,“懒散”,“怠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弛怠,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上了初中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开始弛怠,不再努力学习了。3. 高中生:高中阶段是决定大学录取的重要时期,不能有丝毫的弛怠。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也要注意不要因为玩乐而弛怠学业。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有半点弛怠,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