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囫囵的词语解释
囫囵的意思
拼音:hú lun    注音:ㄏㄨˊ ㄌㄨㄣ
使用场景
囫囵通常用来形容学习或理解不彻底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种学习场景,如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阅读一本书籍、听取讲座等。
例句
1. 他对这门课程只是囫囵地学了一点,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2. 他只是囫囵地读了一遍书,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
基本含义
形容知识学习或理解不全面、不深入。
基本解释

(1).完整;整个儿。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气毬》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西游记》第二四回:“﹝ 八戒 ﹞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孙梨 《村歌》下篇九:“一辈子了,你们谁见过我穿一件囫囵衣裳?”
(2).含糊;糊涂。《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 老 庄 所谓恍惚者。”囫圇,一本作“ 鶻沦 ”。 元 汤式 《一枝花·自省》曲:“想思梦不觉,囫圇谜难猜。”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这般圈繢,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圇。”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囫囵相关的成语,如“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是囫囵地背诵了一遍课文,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2. 初中生:我对这个数学题只是囫囵地做了一下,还需要再仔细思考一下。3. 高中生:他对这本小说只是囫囵地阅读了几章,还没有完全理解故事情节。4. 大学生:我对这个专业只是囫囵地了解了一点,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5. 成人:他只是囫囵地听了一下讲座,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故事起源
囫囵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的《文选·刘义庆》。相传有一次,晋代的文学家陆机到梁武帝面前朗读《左传》,当他读到“囫圇吞枣”这句话时,因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便将“囫圇”念成了“囫囵”。梁武帝听后大笑,从此囫囵一词开始被用来形容学习或理解不全面的状态。
英文翻译

1.whole; entir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囫囵这个成语。可以将囫囵的发音与“胡乱”相近,联想到学习或理解不全面、不深入的状态。
词语结构
囫囵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名词。
详细解释
囫囵一词源于古代的囫圇,是指一种没有切开的蔬菜,也可以形容吃饭时将菜整个地吃下去。引申为学习或理解不全面、不深入的状态,表示只掌握了一部分知识或只了解了事情的表面。
(0)
诗文中出现“囫囵”的诗词

禅定指迷歌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今人静坐取證,不道全在见性。

性于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

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

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

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

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

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毗卢。

毗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馀。

或问毗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

眼前叶叶尘尘,尘叶非同非异。

况此尘尘叶叶,个个释迦迦叶。

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

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

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

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

断常纤尘有染,却于诸佛无缘。

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

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

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

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

万法一时无著,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

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

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證。

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

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

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更若见我谈空,恰似囫囵吞枣。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只学斗口合唇。

誇我问答敏急,却元不识主人。

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

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

便逞已握灵珠,转于人我难除。

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

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

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0)

题陆治四时蔬果卷十六首·其十四香橼

具珠之体具檀味,总是祗园席上珍。

设使不妨以色见,囫囵金粟即前身。

(0)

木陈禅者来宝成寺方丈适道人还居士相作偈戏赠

岭南久已无消息,曹溪路亦生荆棘。

跛师独自出头来,笼不住兮唤不回。

后园吃草事周遮,破家特地走天涯。

鼻孔穿来没半边,囫囵呑却金刚圈。

三脚驴子弄蹄行,一踏群萌尽皆惺。

意马逐队走如风,象□□之愈峥嵘。

年来不耐披袈裟,戴发还归居士家。

维摩对我寂无言,不二门从海□宣。

我亦人中七佛师,今日为君亲證据。

香积饭兮灯王座,分明举似无话堕。

大地撮来如粟粒,打鼓普请人不识。

要会渠侬头与面,顶门□破开正见。

急荐盲龟跛鳖禅,莫认儒冠□正遍。

(0)

兰花香

宝安香品异,黄熟甲南天。

种子都成结,薰兰更耐煎。

黍珠三叶里,鱼子万花前。

新摘含膏露,多栽出大田。

乾乘朱夏晒,湿比素馨鲜。

一气归丹鼎,同心作紫烟。

频疑金粟吐,绝胜水沉然。

臭味氤氲合,清和郁滞宣。

命长凝木火,神旱见山川。

作好须贻女,惊精不用仙。

隔施云母片,灰隐藕心钱。

马尾丝丝渗,鸪斑点点妍。

囫囵随大小,斧凿稍方圆。

习静惟宜此,忘机不是禅。

心空多病日,根老半生年。

金桔都如石,朱砂不及泉。

肥硗农圃力,灌溉子孙贤。

九畹桑麻外,千林井里边。

太阳持盛实,炎德矢贞坚。

服媚同王者,旃檀莫并肩。

(0)

西江月.俗□

到处冻脓络索,逢人㰤閜謰謱。无多弊摋总酸馊。

罯得英雄沤□。傝?几分即溜,郎当一味鼾?。

砰訇浪里囫囵游。谁受䓣干僝僽。

(0)

渔家傲.翠涛作煨榾柮诗索和以词代之六首·其五

残火星星容易灺。鹿头虎爪相撑架。

渐次囫囵低复亚。难消夜。凭谁细数兴亡话。

正闰参差王与霸。妖狐也把骷髅挂。

肉馅馒头人瓮鲊。都休也。猎人不怕猩猩骂。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